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能从事哪些工作?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有什么区别?您当年分数这么高为什么报考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近日,在安徽科技学院农学类“我回母校报喜讯”假期专项社会实践总结活动现场,同学们梳理起活动时遇到的“高频”问题,一起分享回母校开展活动的收获心得。
何为“报喜讯”?除了向母校老师、校领导汇报自己学农的经历,青年学子将更多精力放在普及农业知识、讲述农业情怀上。
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该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组织64支学生团队、近200人进入高中母校,共向200多名教师、5200余名高三学生宣讲乡村振兴战略、种子安全、学校农科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等知识、政策,近500名学生表示对农业相关专业有报考意向。
寒假前,一想到要回母校安徽省泗县第三中学并站上讲台,安徽科技学院农学专业00后学生李斌心里有些忐忑。他先试着联系了高中语文老师魏维娜,征得母校同意,确定活动形式,又密切关注当地疫情防控措施。
同时,他带着团队3名同学整理了30页的宣讲PPT,搜集了农业方面的科普短视频,并且仔细思考学弟学妹们可能提出的问题。
1月14日下午,李斌团队的讲座正式开始。尽管受疫情影响,场内只坐了60人,但李斌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紧张,以至于他们仅用十几分钟就讲完了PPT。这时,有一名男生举手提问:“学长,请问农学专业是教同学怎么种地的吗?”
“你说得对但不全对。一方面,农学专业就是需要学习如何在田地里种植作物;另一方面,学农也是为了粮食作物可以高产、丰收,让中国人将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李斌答道。
随后,现场响起掌声。李斌紧张的心逐渐放下。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他们发放学校宣传单,互动解答问题,并现场赠送小纪念品。李斌还临场发挥,介绍了自己做微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观察等农学实验的经历。
还有学生询问了农学专业的详细情况及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的考研率,这让李斌等人很惊喜。母校的老师们也发出邀请——希望多回来开展类似活动。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或许并不了解农业,活动可以提高他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李斌说。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优先发展农科专业,形成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涉农专业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70%。近年来,该校农科类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过50%,但仍存在涉农专业学生转专业人数多等问题。
为此,该校前置专业推介和社会引导,构建立体化全周期农科类专业推介常态机制。其中,定期组织优秀学子回母校分享、介绍农科专业已成为活动品牌,这无形中也锻炼了学生“宣讲员”的实践能力。
24岁的梁缘是该校2020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她和4名同学组队前往淮北市濉溪县第二中学宣讲。活动当天,几人用PPT介绍了一小时,感觉意犹未尽,台下300名学生也听得很认真。在提问环节,几人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往年分数线是多少”“农学到底学什么” 等问题。有几名学生主动留下梁缘等人的联系方式,希望高考以后能得到报考指导。
该校党委书记蒋德勤牵头组织开展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高校农科人才思政教育与大国三农》,着力破解学农不爱农、学农不懂农、学农不为农等问题,引导农科专业学生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年初,该校有32名同学申请转入涉农专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