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蝶、徐清秋、曹冉、杜顺、李德峰……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上海。他们说,“国有难召必战,朝朝暮暮与尔在。”“上海援助了武汉,现在是时候‘反哺’了。”“我们是不会停的,24小时都不停。”
一个点连上另外一个点,就成了一条线,当众多的线连在一起,最终就能成为一条链:一条打通2500万人物资需求的供应链。
---------------
这是1999年出生的黄蝶在上海超市打地铺的第8天,她每晚和一个1996年出生的女孩挤在一个绿色的帐篷里,在上海大润发中原店一楼通道的众多帐篷中尤为显眼。晚上,帐篷里的人守着刚刚送来的蔬菜,白天再把这些蔬菜打包好,交给骑手们送至上海居民的手中。
“请战支援上海!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国有难召必战,朝朝暮暮与尔在。”写下这封请战书后,4月9日,黄蝶就从浙江宁波赶赴上海,她是大润发首批80位“援沪人”中最小的一个。
几天后,一个比黄蝶年纪更小的00后女孩徐清秋从成都出发了,前往的是同一个目的地——物资紧缺的地方。4月13日,徐清秋原本要与未婚夫曹冉在成都天府公园拍摄婚纱照,但当天一早,他们却登上了去往杭州萧山的飞机,奔波10个小时后,抵达上海市长宁区盒马星空店。这一天,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7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146例。
在此前一天,盒马武汉地区副店长杜顺带着重要的使命抵达上海杨浦区宝地店——提升门店商品的流通效率。杜顺说,他对当下上海人民的处境感同身受,曾经武汉有难时,“上海援助了武汉,现在是时候‘反哺’了”。
80后美团分拣员李德峰比很多支援的人来得都早,他与另外119人是赶在浦西封控前的几个小时抵达的,从深圳赶来的他也比更多人能明白此刻上海居民对物资的紧迫需求,这些天下来,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越快越好,尽快把东西送到居民手里。”
黄蝶、徐清秋、曹冉、杜顺、李德峰……眼下,众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从全国各地奔向上海,一个点连上另外一个点,就成了一条线,当众多的线连在一起,最终就能成为一条链:一条打通2500万人物资需求的供应链。
“我看到了最安静的上海”
“这次来我看到了最安静的上海。”李德峰来过上海很多次,这次尤其特别。3月31日,一行人在机场刚打到出租车,工作人员就告诉他们,“后面的士都没有了。”一路上,他也很少看到车辆、听到鸣笛声。
与平常不同,4月9日,黄蝶只在日记本里记下了几个时间点:20:06、23:00、24:00、2:00……分别是她抵达上海虹桥站、进入超市、进行核酸检测以及拿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的时间。
来之前,黄蝶看着上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断增多,感觉到上海疫情严峻。来之后,她体会到了这个数字背后这座城市人们的担忧。在乘车前往目的地时,她对同伴说:“你看,那闪烁的东方明珠塔,衬着周围空无一人的感觉,反差很大,我确实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上海,想快点到店里。”
“只给了来的时间,没给回去的时间。”对于即将在上海“打持久战”,杜顺做好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准备。
杜顺带的口罩挤满了一个22寸的行李箱。他还备有5套防护服和一些洗手液、消毒液等。他说,作为经历了2020年那场战“疫”的武汉人,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已经刻进了武汉人的基因里,与他一起从武汉出发的另外19名“援沪人”也带了满负荷的防疫物资。
这次去上海支援,家里人尤其支持杜顺。当年,武汉疫情暴发时,一批又一批上海援鄂的医护人员陆续抵达,杜顺当时正好为他们运送日常所需的米面粮油、瓜果蔬菜。这一次去上海,杜顺感觉有些似曾相识,也觉得带着一种“反哺”的使命感。
曹冉和徐清秋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除了储备2-3个月的防疫物资,作为一名四川人,对吃尤为注重,曹冉还带了近40袋榨菜,以及老干妈、饭扫光等“下饭神器”。
静态管理之下,对于商超工作的人来说,为了防止交叉接触出现感染,在店里打地铺可能成为一种常态。曹冉看到,上海大润发南汇店的店长王忠魁和105个员工打着地铺在店里守了30多天。此行,他也准备了睡袋,“方便打地铺。”
货堆得像一堵墙,看着特别踏实
总体来说,对于打地铺、干体力活以及一直封闭在超市里面,黄蝶还算适应。
4月10日,随着第一车物资抵达,接力式的卸货在方寸之地上演。一组人搬空了二分之一车的蔬菜后,换另一批人接着搬。黄蝶与一名女生和另外11名男生一起搬、一起摞、一起把货物推进仓库整理。
一天下来,13个人大概卸了50吨蔬菜,包括20吨西兰花、18吨洋葱以及12吨包心菜。她说,“真的很难吃得消,很重,很重,我们也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个画面一直定格在黄蝶的脑海里。当一麻袋洋葱被从车上卸下来放到地上的一瞬间,灰尘在空气中漫开来。晚上,一名员工摘下N95口罩,鼻孔处有两个土黄色的点。
4月11日、12日,黄蝶的工作主要是打包蔬菜包。六七个人组成流水线进行作业,一人负责打包一类菜品,其中有洋葱、胡萝卜、包心菜、玉米、西兰花等,几秒或者十几秒就完成一个菜品的打包,也有专人把打包好的蔬菜包放到栈板上码整齐。“你的脑子可以不转,但手不可以停。”
每一天的工作都有些许不同。13日,黄蝶主要负责水果的品控,例如,把每一个丑橘的包装打开,检查有没有发霉或者变质,将坏果挑出来。以两斤为一袋进行分装,每个丑橘外包装上都有一根细铁丝,在检查时,不少同事的手套都被扎破了,还有几次被铁丝扎到了手。当天,黄蝶和伙伴们大约检查了2吨左右的丑橘。“要保证这东西送到顾客手里时,品质没有问题。”
“你走过超市的通道,能看到里面堆满了打包好的货。又或者说像我们今天品控做完之后,身后垒起来比我还要高的一栈板又一栈板的货,感觉就像一堵墙一样,看着特别踏实。”黄蝶估计,整个团队一天可以完成1200个蔬菜包的包装。“这些东西是输送到千千万万个家庭里面去的,这么想,心里挺安慰,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每天晚上,黄蝶都会在日记里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事情。23时许,她刚躺下来,就能听到整个通道里面响起的鼾声多重奏。但想到有更多家庭能获得物资,她反而睡得很踏实。
“我们是不会停的,24小时都不停”
下飞机后,包括李德峰在内的120人分成了12个组,分散到上海各地的美团买菜站点。
“最大限度保障现有人员出勤。”他解释,之所以采取10个人为一组,是因为核酸检测的混检是10个人为一组,一方面,可以统一检测,提升效率,为多分拣订单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一旦出现异常,其他组不受影响。
“我们其实没见过这么大的需求量。”李德峰说,目前,他所在的站点订单量比疫情之前约涨了3倍,“上海居民一早上就能把我们一天的‘产能’全买光。”
与猛增的订单量相比,人手紧张几乎是当下所有生鲜配送站点面临的困境。4月1日,李德峰与另外9个人在浦西站点开工,店铺原有员工仅剩10余人,约有二分之一的人因为疫情管控,无法从小区出来。
看到上海居民对物资的渴求,李德峰更急了。他与同事们分两班加足马力进行分拣。一些员工特别是上海本地的员工,干脆就在站点打地铺、搭帐篷,因为他们居住的小区被封控,一旦回去,很可能就出不来了。李德峰说,“我们是不会停的,24小时都不停。”
大部分时候站点的分拣台上都堆满了包裹。最多的时候,10来个人把高2米、长12米左右的3层打包台都塞满了,有时候甚至放不下。李德峰说,随着骑手们将一个个包裹取走,送到一个个社区,分拣员又将新的包裹补充进去,这样不断流转。
刚到上海杨浦区时,杜顺发现,店铺也遇到了人手紧缺的问题,约五分之二的上海本地员工因疫情管控,无法工作。上海居民巨大的订单需求,对仓库商品的流转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旦我们释放订单之后,几乎是秒光。”杜顺说,一些上海市民是守在手机前等着商品在App里上架。他坦言,随着效率不断提升,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但还是不够。他们也很着急,只能利用每一个可用人员,不断提速。
一直以来,徐清秋都在不断提升包装的速度,“唯快不破!”最初,她打包一个装有22-23件商品的蔬菜包需要50秒,最近,她最快的一次用时仅10秒,这个速度要是在她成都的门店里,能排到第二。此次,她加入到上海长宁区的店铺,希望通过加快包装速度,让一些上海家庭可以早一点获得物资。
相信上海会很快好起来
随着人手不断补充进来,李德峰所在的门店产能已经翻倍了。每天晚上一车车物资抵达站点,夜班的同事负责将这些物品上架。每天早上6时,上海的居民就可以开始抢菜了,这些菜再由白班的工作人员打包、点数、品控、分拣,把一个个订单交接给骑手,骑手再送到社区的志愿者手上,之后,这些菜才能出现在上海居民的餐桌上。
一些市民在网上反映需求得不到满足。李德峰说,我们尽自己的努力,能多做一份就多做一份,“同行的119人都是这样想的。”
李德峰说,其实,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上海,有些人援助物资,有些人很希望到当地帮忙。“我们有幸能参与到战疫中去,我们这些在现场的人肯定会更努力一些,更往前冲一冲,我也相信,抗疫过程中每一个岗位都是这样的,不光是我们。”
“期待上海的疫情能够尽快得到控制,整个社会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李德峰说,“接下来,把每一天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做好,我的团队能够安安全全地回到深圳。”
据悉,杜顺等20名员工补充进来,对这个店铺来说,像是下了一场“及时雨”。4月14日,杜顺所在门店日均订单增加了约2000个。“上海虽然暂时因为疫情影响有一点困难,但是我相信以上海的硬件和软件实力,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问题,不会影响太长。”
“最大的期待肯定是希望疫情能够尽快平复,让上海能够恢复正常。我希望疫情之后,更多的上海市民能够多到武汉去走一走。”杜顺说。
黄蝶说,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回家后,要用年假时间看山、看水、看星星、看月亮。当然,最重要的是陪父母,对于从前每天都能见到父母的她来说,离家已经太久了。
在求婚时,曹冉曾向徐清秋承诺:7月带妻子去上海迪士尼度蜜月。徐清秋期待着,疫情结束后,到上海游玩的那一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