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宝贵经验,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100年来,共青团坚定理想、矢志不渝,形成了宝贵经验。这是共青团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要遵循。”
以史为基,用百年历程坚定青年奋进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的先进青年率先接受了这一科学理论的滋养。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便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力量,掌握了真理的青年逐渐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先锋队,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这是当代青年接续奋进的信心之源。
10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青年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壮阔实践,共青团始终是青年运动的先锋队。从抗洪救灾、抗震救灾、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冬奥会志愿服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或重要活动中,广大青年奋勇争先艰苦奋斗,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从“一二九”“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青春呐喊,到新时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青年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从党的领导下建团百年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增进实现青春梦和中国梦的奋进信心,昂首阔步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争做社会表率。
以史为鉴,用百年历程校准青年奋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就是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进而明确青年奋进方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上,共青团一度曾经出现过一些错误倾向,所幸迅速回归到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针对群团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意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强化紧密联系群众。建团百年历程充分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发展就会大踏步前进,反之,就要受到严重的损伤;什么时候共青团坚持和加强联系青年,共青团事业和青年发展就会充满活力,反之,就要停滞不前。
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是共青团面向未来、再立新功的重要遵循。全团和广大青年要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团史观,辩证看待百年历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始终坚守“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初心使命,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方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以史为师,用百年历程赋予青年奋进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领导下的共青团百年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是激励当代青年勇挑重担、砥砺奋进的鲜活教材。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刻苦学习是青年追求进步实现梦想的最重要途径,历史为青年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青年学习提供了最好的教科书。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深刻领悟“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的立身之本”的深刻意蕴,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成功密码,坚守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政治信念,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奋勇前行。要深入学习“坚守理想信念是共青团的政治之魂”的丰富内涵,搞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科学道理,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保理想之灯长亮、信念之光恒久。要深度浸入一代又一代青年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壮阔实践历程,以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为榜样,传承勇当先锋和倾情奉献的宝贵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要深情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带头站稳人民立场,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知行合一,踔厉奋发,应是当代青年的主旋律。广大青年要从党的领导下建团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用奋进擦亮青春底色,以青春之我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青春之名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作者杨宏伟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杭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杨宏伟 陈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