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青年要在青春赛道上握紧接力棒,勇于砥砺奋斗、勇担时代使命,心系国家需要和人民利益,积极锤炼品德修为,做弘扬利他精神的践行者。
“利他”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所谓“利他”,就是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对于广大青年来说,首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笔者经常乘坐公交车,在让座过程中看到一些有趣现象:乘客不怎么拥挤时,如果被让座的老人看见了空座,一般会示意我坐下。被让座的老人下车前,也会示意我坐回原位。面对老人的好意,我选择了继续站着,我觉得我们青年应该把座位留给那些更需要的乘客。当我表示不坐的时候,空座附近站着的乘客经常也不会去坐,显然是想留给下一站上来的老弱病残者。
“让座”司空见惯,众多的让座行为已持续了数十年,见微知著,这引发了我对利他精神的思考。从孔子的“放于利而行,多怨”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从孔融让梨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再到雷锋的“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些榜样人物的言行始终潜移默化滋养着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在我们心中深埋下崇尚利他精神的种子。
从让座场景中也不难看出,首先,“利他者”的存在让公共品配置机制更有温度。青年让座者在让渡少量效用的同时大幅增加被让座者的效用,使得公共品可以产生更高的使用效益。其次,“利他者”的数量比例决定了社会文明的高度。正如只有让座者与其他人实现“合作”时,座位才能“预留”下来,要加强利他精神的社会宣传,通过模仿学习、道德约束来不断壮大利他者队伍。社会治理水平的进步也将提高对利他者的识别精度。越发成熟的技术将在清晰呈现利他者脸庞的同时,通过“时间银行”等更为精密的社会秩序激励越来越多“经济人”展示出“道德人”的样貌,更好地回馈社会。
“利他”与“利己”是辩证统一关系
“利他”看上去是助益他人,实际上也是助益自己。一旦形成“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必将产生“人人为我”的社会效应。
在不断变化的公共空间里,“利他者”并不排斥个人利益,而是会积极关注他者利益和社群利益,并在优化包含上述两种利益的目标函数时,自愿让渡个人利益。比如,地铁扶梯单侧快速通行“制度”的早期实行中,总是有人违反规定堵塞通道,由于“利他者”不断对其提醒或干预,才使得这一“制度”更有效地实施起来,“利他者”也从中得到了回报,即平均通过时间缩短。
利他精神不仅保留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色,而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乃至人类整体利益相协同的微观基础,体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鼓励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给自己留有更多的“利他”时间,进行更多的“利他”合作。如果大家都能多搭把手、多出份力,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践行利他精神是时代的呼唤
利他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道德准则之一,饱含着奉献意识和牺牲品质。“利他”,不仅仅是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而不求回报,也要为人民为党和国家多做有益的事。中国革命和建设始终离不开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比如,淮海战役中那543万名志愿支前民工,是他们用小推车推出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新的奋斗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以“无我”的情怀和“有我”的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同心向党,广大青年逐梦跟党,高举利他精神的大旗,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已然形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香溢四方”的社会氛围。
广大青年做弘扬利他精神的践行者,是时代的呼唤。我们要向41万余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青年学子学习,是他们践行志愿精神、雷锋精神换来西部落后地区教育等各项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要向曾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学习,是他们践行脱贫攻坚精神换来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也要向无数曾经或正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志愿者、解放军及公安干警等学习,是他们践行抗疫精神换来全国人民的安全与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时强调,我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崇高的利他精神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境界的标杆,它鼓舞人们把“助人为乐”当作优先选择,把“敬业奉献”当作积极追求。“利他”作为一个闪亮的文明符号,将永远在一代代中国青年中心手相传!
(作者系中央统战部机关干部)
王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