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绿色宝库”成“绿色财富”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云南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6月22日   02 版)

    扫一扫 看视频

    70多岁的邹体富和甘正芬老两口一直有一个心愿:“等疫情过去后,带10斤龙头山的青花椒,去北京送给总书记。”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考察,第一站就前往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看望灾区干部群众。他乘车一路颠簸来到震中龙头山镇,走进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的帐篷,询问邹体富、甘正芬等受灾群众的生活生产情况。

    “总书记问的都是我们的困难,每句话都说到了我心里。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甘正芬说。

    在鲁甸地震灾区,总书记深情地对当地干部群众说:“我一直牵挂着你们。”他要求,灾后恢复重建和扶贫开发一起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他不仅牵挂着地震灾区的群众,也牵挂着云南26个民族的各族群众。总书记说:“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多年来,云南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团结拼搏、克难奋进,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团结带领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同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双重变革,使云南的“绿色宝库”正在成为人民的“绿色财富”。

    “总书记当年说过的话全都变成了现实”

    32岁的刘阳华去年担任了龙头山镇光明村村委会主任。刘阳华是外村人,让她嫁到光明村并在村里开拓事业的,除了爱情,还有满山的青花椒。

    2015年,刘阳华第一次来光明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震后的废墟,恢复重建工作正在进行。晚上村里没有路灯,刘阳华“非常不习惯”。

    但是,让刘阳华感动的是,7年来,龙头山镇人一直怀抱着“感恩、自强”的信念为幸福生活打拼。

    龙头山镇的花椒因颗粒大、油包鼓、麻味醇正而远近闻名。2015年,总书记考察鲁甸地震灾区时指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7年来,龙头山镇将花椒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花椒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不足两万亩扩大到现在的6.8万亩,年产值3.8亿元。光明村成为鲁甸县青花椒种植面积最大的村,有1.3万亩。全村2100多户村民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5万元以上的有1000多户。每年花椒销售季节,光明村“花椒夜市”客商云集。2021年,光明村村委会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截至目前,鲁甸县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32万亩,花椒产量达1.02万吨,实现产值9.59亿元,同时林下养鸡和林间套种仙人掌、车厘子、柑橘、枇杷等水果,带动4.2万户、18万余人增收。

    随着龙头山镇基础设施的大幅改善,外出务工返乡或到龙头山创业的青年也逐年增加,与刘阳华共事的村委会成员里,最年轻的才20岁。

    “总书记当年说过的话全都变成了现实。”甘正芬说,自从搬进如花园般的甘家寨新社区以来,他们家增加了8口人。大儿子在社区担任组织委员,二儿子和孙子跑农村客运和货运,两个儿媳妇卖小吃又经营椒林鸡火锅店,去年全家年收入超过40万元。老两口安享晚年,这几年多次参加旅行团旅游。

    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在佤语里,“司莫拉”意为幸福的地方。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司莫拉考察,在村民李发顺家小院里聊家常,总书记说:“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他还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两年来,司莫拉建起了幸福树公园、幸福小巷、紫藤长廊等。在司莫拉农耕文化观光区,随季节交替种植万寿菊、彩色水稻、彩色油菜、百香果。这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商贸、住宿、运输、餐饮等就业和创业机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每家每户都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该村接待游客15.9万人次,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60元。

    迎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双重变革

    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绿色,是云南的底色,更是云南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洱海边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总书记还走进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与村民亲切交谈。穿行在村中街巷,总书记强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20世纪90年代后期,洱海污染逐步加剧,水质由Ⅰ类向Ⅲ类转变,大理市政府取消了网箱养鱼和机动渔船,开展了“三退三还”。

    在洱海里打渔、在洱海边建鱼塘养鱼的何利成,不得不外出打工,这样生活了16年,直到2014年才回乡,开起了古生村第一家客栈;2018年6月,何利成家处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之内的156平方米建筑被拆除。2021年,云南农垦集团入驻古生村,建设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何利成应聘成了管理员,每月工资5000元。去年11月,他承包了580亩地,轮种水稻、油菜,种出来的水稻价值比传统水稻高了近10倍。

    今年4月下旬,大理州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在古生村成立科技小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团队在这里探索流域农业绿色转型模式。何利成拿出了150亩地作为试验田,采用团队研究的新型环保肥料进行种植。他还被聘请为“科技小院”的校外导师,为学生讲解农事知识。

    如今,洱海水质由Ⅲ类好转为Ⅱ类。参与洱海和滇池治理的杨跃雄,也亲眼见证了这两个湖泊的水质转变。杨跃雄任职的昆明德林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治理蓝藻为主。

    2018年,从大理调来昆明时,杨跃雄看到的滇池水很绿,曾经“蓝藻最多的时候,可以在水面上写字”,他们不得不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加班到深夜。这几年,蓝藻越来越少。

    多年来,作为昆明市的“一把手”工程、头等大事,滇池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由单纯治河治水向整体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由管理向治理升华,由河道单线作战向区域联合作战拓展,由事后末端处理向事前源头控制延伸,由单一监督向多重监督改进,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共治转化。

    如今,昆明恢复了以湿地为主的滇池环湖生态带6.29万亩,每年可吸收水体中总氮1324吨、总磷74吨;初步形成了相对闭合的环湖生态带,对恢复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条将乡村、湿地连接在一起的滇池绿道将于今年下半年向市民开放。行走在滇池绿道,“山、水、城”相融的自然人文风景,让人心旷神怡。作为昆明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这条永久、固化、可视的环湖生态屏障物理隔离带的功能是“以道守界”“还湖于民”,让大家共享滇池生态保护与治理成果,并带动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6月22日 02 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给翟志刚、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授予叶光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共青团湖南省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
福州多部门联合进高校招揽人才
大庆油田:践行石油精神 燃烧青春激情
“绿色宝库”成“绿色财富”
携手合作 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