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陆军装甲兵学院数百名毕业学员远程机动奔赴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进行为期近1个月的综合战术演习,把毕业答卷写在大漠沙场。
该院领导介绍,此次毕业演习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和编制序列限制,突出作战行动全进程、作战要素全合成、作战指挥全流程,采取实兵实装、实动实联、实弹实打、实侦实扰方式,将学员逼入“险局、危局、困局”,在实战化背景下摔打锻炼学员,夯实毕业学员岗位任职能力。
载着学员们的专列一路飞驰,看着朱日和训练基地高高耸立的铁塔上“从这里走向战场”7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参演学员感受到了浓浓的硝烟味。
“在训练基地组织毕业演习,在学院历史上是首次,在全军院校中也是首次。”该院领导介绍,近年来,部队开展跨区基地化演训已成为常态,但院校还没有先例,组织这次演习,就是要充分利用基地优势资源,在野战环境、陌生地域、复杂条件下锤炼学员的指挥打仗能力。
翻看演习总体方案可以发现,除了演习地点的改变,今年演习还重点对演练模式进行了改革,依托基地既有阵地设施,构建复杂电磁、战场靶标、实兵交战等8类多要素、多领域实战环境,同时联合合成旅、陆航旅等作战部队,组织体系支撑下的合成营、勤务保障营作战行动演练,让学员在实战中感受步、坦、工、航协同战斗要领。
据介绍,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贯彻实施以来,该院从2020年的同案异地联动到2021年的同案同地融合,再到今年的同案跨区联演,始终聚焦为战育人这个核心,探索形成了“战备拉动投送、网上虚兵推演、实兵对抗演练、实弹战术检验、复盘检讨反思、能力补差训练”六步组训法,努力使学员真正掌握未来战场的胜战之钥。
隆隆的炮声由远及近,直升机在头顶轰鸣着飞过,人工排爆班前出清障时,无人扫雷排爆车协同开辟通路,步兵清剿建筑物内“敌”步兵时,察打无人机协助打击建筑物顶层步兵……广袤的朱日和演练场,一个个新课题轮番上阵,参演学员充分感受到了新质力量带来的战场之变。
“我们紧盯时代之变、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在演习中充分运用新质力量研究领域建设成果。”执行导演林海说,学院深化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课题演练,全程由学员实际操控无人装备,让学员提前体验未来战场。
林海介绍,今年的演练课题设置更加突出“作战”二字:临战训练阶段,由单兵技能比武转变为编组依平台协同训练,人装结合更加紧密;组织战斗阶段,“敌”空中火力突击、地面袭扰破坏等情况时常出现,“敌情”威胁更加紧迫;战斗实施阶段,多课题昼夜连贯实施,攻防转换更加频繁。
除此之外,学员过招还多了一个对手——享誉全军的第81集团军“蓝军旅”。对手经验丰富,“狠”招频出,倒逼学员见招拆招、边打边学,年轻学员们的战法打法也可圈可点,受到部队官兵的一致认可。
演习总导演刘笑军教授介绍,此次演习构建了由基本课题、使命课题和特色课题组成的课题体系,实现了“练战术、练指挥、练技术、练政工、练管理”的有机融合,为毕业学员第一任职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的演习,将合成营导演组与合成营指挥机构合二为一,实现了导调线和指挥线融为一体。”担任合成营营长的课题导演曹云泉介绍,这样的设置更方便导演组织指挥战斗、导调演习进程。
据介绍,他们打破一院三地教学的现实情况,以课题任务为原则,全新构建“总导演-方向导演组-课题导演组”3级导调体系,按照“体现旅级指挥要素、建实营级指挥机构”的思路,创建“导调-指挥双线融合”的院校作战式导调模式,让演习更加贴近实战。
演习开始后,导调指挥中心以旅级指挥机构身份,下达命令、指示驱动演习进程,方向导演组指挥所属合成营展开行动,根据演习进程,按照事先导调方案,适时进行临机导调。
连续多年参加上级重大演训活动的演习副总导演吴学平教授对这样的改变深有感触,“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有力解决当前指挥教员不懂技术、技术教员不敢指挥的问题。”
在优化导调模式的同时,该院还下大力解决导评一体不深的问题,采取“院校部队融合编组、能力质效一体评估”的方法,安排评估人员与课题导演同步作业、采集数据,开展“嵌入式”“跟踪式”精准评估,为定量精细分析演习质效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按照人工评估与系统评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今年的评估工作更加突出全过程全要素综合量化评估。”评估组组长赵战彪教授介绍,战场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胜败,他们依托演习训练评估系统,通过构建数据采集链,实现了对演习数据的实时采集,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展开复盘检讨,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中国青年报军事部投稿邮箱:junshibu@vip.126.com
金诗铭 吴继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