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时还只有十几家摊子,才一个月就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家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覃娟见证了广西南宁市阳峰路夜市的突然火爆。
起初,她在楞塘村地铁口的街边只看到零星几家水果摊,后来随着人流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涉及吃喝玩乐的摊点聚集于此。一夜之间,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充斥着这条街人流熙攘的画面,让流量热度在线下和线上一起飙升。
今年4月,南宁市五象新区管委会印发的《加快发展五象新区夜间经济的实施方案》中提到计划建设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激发夜间消费活力,促进就业,丰富居民夜间活动。位于五象新区楞塘村地铁站旁的阳峰路夜市应运而生。
这个起初由民间自发形成,政府规范管理的夜市,随着人气的日益火爆,被网友冠以“南宁第二条中山路”之称,成为南宁市民休闲打卡的新去处。这条远离市中心的夜市街为何突然间火爆全城,带着网红标签的夜市经济能火多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阳峰路夜市街缘何火起来
走出楞塘村地铁站的C出口,仰头便能看见一大片闪着点点灯光的高层住宅,不远处地标性建筑广西新媒体中心大楼流光溢彩,在夜晚尤为醒目。人流涌动的阳峰路夜市就位于这些现代建筑的环抱中。“都市中还有这样一个热闹又有烟火气的地方,让人感觉很奇妙。”逛夜市的冼女士感叹道。
卖烧鸭粉的覃志刚是最早一批来阳峰路摆摊的商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来卖快餐的工地停工,他便买了一辆三轮车摆摊卖夜宵。今年4月底,他转战阳峰路时,路边聚集的小摊点还只有十多家。其他一些流动摊贩最初售卖的品种也主要是蔬菜、水果。5月初,在城管的引导下,这些流动摊贩都聚集到阳峰路断头路内经营,规模逐渐增加到三四十家,经营品种也日益丰富。
“五象新区这边终于有条夜市街了!”南宁姑娘韦侣念的家就在阳峰路附近,之前下班经过这里时,她只看到几家卖水果、夜宵的摊点,后来摆摊儿的人越来越多,一天晚上当她在抖音上刷到阳峰路夜市的热闹场面时,意识到一个做兼职生意的好机会来了。5月27日,良庆镇政府和管理公司对经营摊贩进行填表摸排、预约排号的消息发布后,她马上过去排队报了名,经过两天的抽签等待,她终于争取到在阳峰路夜市摆摊的机会。每天下班后,韦侣念都会和好友开车来夜市,打开车尾箱,支起招牌,售卖服装和饮料。
据了解,随着阳峰路夜市的人气渐旺,网络的曝光度日益增加,南宁市良庆区相关部门调研后,决定在阳峰路设立临时便民点,由良庆镇政府和良庆社区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在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民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探索夜间经济新模式。
6月21日傍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临时便民点的办公室看到,3名值班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商户的咨询和登记,并介绍收取垃圾保洁清运费的标准。据工作人员透露,在阳峰路夜市摆摊的商家,除了收取每10天110元至500元不等的保洁费外,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目前入场的摊点已超过1000家。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胡明明认为,阳峰路夜市的火爆,背后有多方面原因。首先,阳峰路位于地铁四号线终点站,为地铁和公交车接驳口,交通方便,人流量大;第二,五象新区作为南宁市重点开发的新区,城建很现代化,但居民餐饮娱乐的配套设施相对欠缺,加上周边夜市较少,阳峰路夜市突然成行成市,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也容易受到外界关注;第三,阳峰路夜市前期场地免费,后面政府介入管理后收费低廉,商家的创业成本低,有利于商业的聚集;第四,疫情对旅游需求形成抑制,充满烟火气的夜市给居民的娱乐需求提供了一个释放的地方。此外,拍客、商家、主播通过网络宣传造势,也为这条夜市街的走红添了一把火。
夜市街的生意经
只要蹭上网红夜市的流量热度,做什么生意都能大卖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连续几天在阳峰路夜市街走访发现,有的摊点前人山人海,有的摊点却无人问津。即便是经营成本很低的地摊创业,也并非随随便便就能赚钱。
“柠檬茶一杯九块九,两杯才15块!”90后奶爸吴金正经营着一家泰式柠檬茶摊,由于“手打柠檬茶”这个单品在网络上爆红,吸引了很多人来打卡。吴金正粗略数了一下,这条街上卖手打柠檬茶的就有50多家。在他看来,这个项目门槛低,只需要支张桌子,买些简单的加工工具就可以,另一方面大家都想着可以蹭网红饮品的热度,从流量中分一杯羹。
但随着卖柠檬茶的商家越来越多,这门生意也变得越来越“卷”。同样开手打柠檬茶店的冯俊华自从今年5月底摊位重新划分,被分到夜市街靠后的位置后,便只好通过降价促销。一杯柠檬茶从12元降到9元,日销售额从500元降到两三百元。鉴于这种情况,他表示会根据人流量和经营状况,调整经营项目。
在吴金正看来,降价并非万能,摊位的布置、品类的细分差异和口味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他有个女性朋友最早在这条街卖柠檬茶,激烈的竞争促使她创新研发了不少新的产品,比如加黄瓜、加苦瓜的柠檬茶,虽然有些新奇,但卖得还挺好。由于客流量大,柠檬茶也属于快消品,消费者逛夜市时路过刚好口渴就会顺手买一杯,现在吴金正一晚上也能卖出七八十杯,摆摊的这一个多月,他已经把前期购置设备的3000多元投资赚回来了,还略有盈余。
“来这里的客人也有南宁市其他城区的,但附近的比较多。”卖烧鸭粉的覃志刚表示,经营餐饮类的摊点,要吸引回头客,就要在口味上做文章。快餐生意停摆后,他和家人同时做了几份生意维持生计。除了摆摊卖夜宵,他还在龙华农贸市场租了个摊位卖手撕鸡,用煮鸡的汤水做米粉汤,使米粉的味道更加鲜美。随着夜市人流量的增多,他的生意也从最初的一晚上卖三四只烧鸭、四五十碗粉,到如今翻了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比发现,夜市街售卖的小吃和商品,和外面的店面相比,价格上并没有明显优势。也有的消费者逛过一圈后表示,这里品类和别处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在市民杨女士看来,“南宁不缺好吃的,这两年缺的是人气,来这里就是为了感受烟火气”。
针对消费者的需求,青年创业者李六一在顾客的建议下,不断完善摊点的布置。从亮眼的灯牌到闪烁的氛围灯,她的东南亚烤串店很容易被过往路人注意到。为了引流,她每天还在小红书软件上更新着自己的摆摊日记。
“甜口的烧烤比较符合南宁人的口味,而且南宁也居住着不少华侨和东南亚留学生。”李六一说,她和男朋友研发的加入椰浆沙嗲酱的烤串因为别具一格的口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之前她摆摊用的是野营的烧烤炉,一次只能烤25串左右,现在生意火起来了,她准备添置更大更长的烧烤炉了。
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地摊被认为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城管与摊户时常上演着“猫和老鼠”的剧情。对于这个民众自发形成的“地摊聚集区”,辖区政府并没有一关了之,而是按照“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下民生就业需求和群众消费需要,用规范管理来保持其健康发展。
“挺感谢政府的,通过抽签有了固定的摊位,可以安心摆摊了。”经营提拉米苏蛋糕摊位的覃莹莹说,因疫情失业后,她尝试做过直播,也兼职做过驾校、保险的业务,之前她也在青秀区、兴宁区摆过摊,后来跟着人流到阳峰路夜市创业。如今政府介入管理,她感觉夜市比之前干净有秩序了,而且摊位固定后,网上慕名而来的粉丝比较容易找到她的小摊。
吴金正表示,发展夜间经济方便了附近的老百姓,也让疫情中遇到困难的民众多了一个创收的机会。他希望政府继续把夜市街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做好,“最主要的一点是摊租不要升,现在只收30元一天的保洁费,对我们来讲很合理”。
“我认为只要政府部门采取的管理措施适当,这条网红夜市街将持续繁荣发展壮大。”胡明明认为,随着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实体商场的生意变得冷清,但逛夜市类似于一种旅游体验,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和小吃,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释放一天工作的压力,这是网络购物无法取代的,因此夜市发展的需求会持续旺盛。
胡明明指出,政府在管理和打造这条网红夜市街时,要注意到这里的创业者很多都是受疫情影响的个体商贩,他们对创业经营成本比较敏感,政府可以依势建设夜间消费集聚区,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从扶持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保持当前夜市街商品多样化、低成本的优势;也可以从培育鼓励的角度,跟摊主签订长期的协议,让他们提振信心、敢于投入,从打造长远品牌的角度去提升经营服务品质。
据良庆区政府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下一步,将通过科学规划经营品类,综合筛选经营户,适当向低收入等重点人群倾斜等措施,避免同质化竞争;并完善水电、防疫隔离栏、警务亭、路灯等软硬件设施,规范运营。同时就近摸排选点,规划建设正规化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引导摊贩入市经营。通过对阳峰路便民点的管理建设,探索出一条带有五象新区特色的夜间经济模式,然后逐步推广,力争让辖区的临时摊点都得到有效的规范管理,共促当地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罗婕 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