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绩单有目共睹。语言与文学跨越时空的穿透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的美感,以及文化产业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新活力,让各种形式的文化内容跨出国门,走向海外,并同时激活当下青年的创造力,增强文化认同感。
中华文化“出海”,何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又该如何在浅层次的“抵达”之外,让中华文化的深层韵味进一步触及全世界更多人的内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丁汉青教授,解读文化“出海”的优势条件、现状及发展方向。
丁汉青指出,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包含几点优势: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有独特性;二、海外华人构成的消费者基础较为庞大;三、中国市场受国际资本青睐,电影等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会在产品中嵌入中国元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一体。”丁汉青认为,筷子、熊猫、水墨画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外在的“元素符号”;而儒、道等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里。
丁汉青提出,那些“抽象的但又渗透到中国人骨髓里的东西”,应当成为中华文化“出海”产品的重要内容,并得到深刻体现。
当下,文化“出海”成了青年群体关注的热门现象,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到文化“出海”的实践中,鲜活案例层出不穷。他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创意,向世界展现了一种既厚重又青春的文化样态。
丁汉青分析,互联网媒介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等特征,新一代年轻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深谙“玩”互联网的游戏规则,他们“自然分享、展现个性”的媒体使用行为恰能起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媒介,年轻人在互联网上的实践活动,也会自然而然地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延展,触达更远的地方”。
文学、影视剧、音乐、动漫、游戏、短视频……当下文化“出海”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文化‘出海’传播效果上看,形式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在丁汉青看来,只要“出海”的文化产品可以做到内容与形式匹配,同时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就有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潜质。
当文化“出海”以多渠道、多领域、多圈层的方式,掀起全社会范围参与的热情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和态度看待文化“出海”,进一步助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丁汉青认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进行海外传播时,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首要一点是要具备“可见性”,即能有效触达目标人群。
而要确保此可见性,对于借助传统媒体渠道传播的文化产品来讲,渠道铺设很重要。“如果没有渠道,即使产品做得很好,但没地方展示,别人也就看不到了”。
在“可见”的基础上,文化“出海”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文化产品需要能“打动”人,引起不同文化背景中消费者的情感共振与广泛认同。
丁汉青举例,一些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电影,本质上诉诸的是“人类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价值观或情感”。“无论你的肤色和语言是怎样的,不论你属于哪个民族或国家,像爱情、亲情、人性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都是刻画在人类文化基因里的共同密码”。
要“打动”人,“出海”的文化产品需要追求独异性。丁汉青表示:“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认为,相较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遵从‘独异性’逻辑,那些无论是在审美、叙事-阐释、伦理,还是在设计、乐趣上显示出自复杂性和内在厚度的文化产品,将具有吸引注意、打动人心的潜质。因此承担文化“出海”使命的文化资本、制作者、生产者等,可能仍需要在打造具有‘内在厚度’的独异品上多下些功夫。”
在丁汉青看来,“借助流行外壳制造话题”“打造文创产品”等方式,当然能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但相较于一个具体的文化“出海”形式、一些特定“符号”的对外传播,文化“出海”更深远的意义也许在于:在“对话”过程中,将中国经由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粹传播出去,丰富人类认知的维度,提升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祉。
“文化产品走出去,可以借助符号;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符号的话,可能行之不远。你的文化产品得体现出能在全球范围引起共鸣的情感与认同,需要在一些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上,给出一个让世人眼前一亮的新回答。”丁汉青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见习记者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