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7月6日至7月8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的时间智慧——一本书读懂二十四节气》一书作者张勃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解释说,从字面上讲,小暑是热气尚未达到极致的节气,但事实上,小暑和大暑一样,都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因此民间常常“二暑”并重,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节气意味着天气进入了“上蒸”时期,人们仿佛被扣在闷热的大蒸笼中,但是在江南地区也有例外。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二十四节气在江南》一书作者袁瑾向记者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小暑前后出梅,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但也可能出现“倒黄梅”的天气。待梅雨季过去,便进入了伏日。
小暑入伏,不可轻慢
古人通常把每年最热的一段时间称为“三伏”。“三伏”的计算方法是:自夏至日起的第3个庚日进入初伏,第4个庚日进入中伏,立秋日起的第1个庚日进入末伏。一般来说,一伏为10天,“三伏”共30天,但在有些年份,夏至与立秋之间可能出现5个庚日,这时中伏就变成了20天,所以有时“三伏”可能会有40天。
张勃告诉记者,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是伏藏之意,《汉书·郊祀志》中有注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意思是,“伏”意味着炽热中暗暗隐藏了阴气,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气候。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数伏的习俗对于人们而言是顺时调整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重要提示。
张勃说,古人十分重视伏日,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伏日吃肉的习俗。汉魏时期,伏日有酒食之会,《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汉武帝伏日赐肉的故事。如今在江苏徐州一带还有吃“伏羊”的习俗,当地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古人还有在三伏日洗象的习俗。明人刘侗、于奕正编撰的《帝京景物略》记载:“锦衣卫官以旗鼓迎象出顺承门,浴响闸。象次第入于河也,则苍山之颓也,额耳昂回……矫矫有蛟龙之势。象奴挽索据脊,时时出没其髻。观者两岸各万众,面首如鳞次贝编焉。然浴之不能须臾,象奴辄调御令起,云浴久则相雌雄,相雌雄则狂。”
生活在雨林中的大象,在雨中“淋浴”本是家常便饭,但在北京的盛夏,洗个澡也变成了一种威仪、一道风景。
小暑在江南
小暑前后,江南的栀子花、白兰花与茉莉花便进入了盛花期。这三种花被称为“夏日三白”,是属于小暑的花。袁瑾告诉记者,旧时,卖花的阿婆将它们一并摆在篮子里,搭上一块毛巾,走街串巷一路叫卖。明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卷九《集绮》中比较了各种自然的声音,比如落叶声、山禽声、芭蕉雨声等,最后得出“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的结论。
苏州的卖花姑娘喜欢编一个一寸长的麦草小灯笼,将茉莉花摆在里面,或是制成小花篮,供女孩子们摆在蚊帐中,枕席生香、氤氲伴梦。
如今,卖花的阿婆少了,“笑渐不闻声渐悄”。幸好“三白”都能盆栽,城镇街道的花坛与公园中栽种也多。于是,这香气也成了小暑的期待。
在南方,人们还有小暑“尝新”的习俗。小暑时节,南方早稻陆续成熟,农人将新割的稻谷碾米后,做好饭供奉祖先和五谷神灵,家人邻里也一同尝新米、饮新酒,称为“尝新”。
小暑还是晾衣、晒物的好时节。袁瑾介绍,小暑近农历六月初六。传说六月六是龙王晒鳞的日子,民间也有在此日晒书、晒经卷、晒衣的习俗,称为“晒伏”或“晒霉”。人们趁着伏天的阳光,将家中字画、藏书拿到庭院中晒,祛除霉味,驱除书虫。各地寺院亦有晒经的习俗。传说当年唐僧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经书掉入江中浸湿,便是在此日晒干的。于是寺院便以农历六月六为“晒经日”。
晒书习俗东晋便有,不过当时此习俗在农历七月七。《世说新语·排调》记载了“郝隆晒腹”的故事。东晋人郝隆于晒伏日袒露着肚皮在烈日下暴晒。别人来问缘故,答曰“晒书”。郝隆胸中有墨,满腹经纶,晒腹即是晒书。
寻常人家则忙着晒起了衣裳,俗谚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又有“六月六,家家晒龙袍”。明明是晒衣服,怎么变成晒龙袍了呢?这里有个有趣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南巡到了扬州,游至城南古运河南岸恰逢大雨,弄湿了龙袍,只能在当地一座庙宇中待雨停后,晒干龙袍继续前行。这一日恰是六月六,于是江南民间便留下了“六月六,晒龙袍”之说。百姓们自然没有龙袍,于是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把积存的冬衣拿出来在烈日下暴晒,驱除潮湿和霉味。这在江南家庭主妇的生活中是件大事,正如女作家张爱玲在《更衣记》开头所写:“六月里晒衣裳,这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情罢。”
古代文人五花八门的消夏方式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夏日消暑都是一个大课题。古人的消夏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戏称,古人面对酷暑也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避,一个是熬。金朝诗人庞铸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山间、林中、水边、寺庙,都是古人退藏避暑之处。
至于“熬暑”,古代文人的方式也是别出心裁。唐伯虎的《事茗图》描绘了文人学士悠游山水之间,相邀品茶消夏的情景:茅屋里一人正倚案读书,书案一头摆着茶具,靠墙处书画满架。边舍内,童子正在烹茶。而小溪上横卧板桥,一人策杖来访,身后一书童抱琴相随。长夏之日,自有茶香之气,亦有鸣琴之声。“心静自然凉”,以“鸣琴”的方式来消夏,不得不说很有意境。
对于古代文人雅士来说,消夏方式也少不了闲情逸致,小暑是吃藕的好时节,古人在此时节会做蜜汁藕当凉菜来吃,用以消夏。清代乔远炳就在《夏日》诗中云:“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三国时代,魏国郑公悫曾在山东济南附近消暑,他坐在荷花池边摘下一片荷叶卷成杯状,品尝着带有荷叶清香的酒,别有一番情调,因此有了“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的说法。
古人还常利用水来降温,《四时调摄笺·夏卷》记载:“霍仙别墅,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镂雕之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
以“醉卧”的方式避一时之暑也是古人的“妙招”。陆游在《逃暑小饮熟睡至暮》中写道:“虚堂顿解汗挥雨,高枕俄成鼻殷雷。”苏轼有言:“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辛弃疾也说:“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盛夏之炎热让嗜酒之人找到了另一个酣饮沉醉的理由。
古人也有“冰箱”
不过消夏的“终极大招”还是用冰。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介绍,中国古人一直有冬天藏冰,夏天取用的习俗。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着一柄长勺。这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有了以冰块为降温材料的原始“冰箱”。
《周礼》也有记载,当时周王室为确保夏天有冰块使用,还专门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冰政”,负责人被称为“凌人”。“冰政”有80多名“员工”,一般从每年12月起,工人便开始采取天然冰块储存,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使用。
古代,夏天的冰可是极为稀罕的宝贝,甚至还有人用冰行贿,宋英杰在《二十四节气志》中介绍,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国忠子弟以奸媚结识朝士。每至伏日,取冰命工雕为凤兽之状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惟张九龄不受其贿。
盛夏赐冰,是帝王给予臣子的一种待遇。清代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记述了明清时期的赐冰情形:“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萧放告诉记者,北京师范大学附近有一条胡同,东起德胜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外大街,这条胡同在清朝时叫“冰窖口”,因为这里是清代内宫监的冰窖所在地,还建有“冰厂”。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冰厂工人到积水潭或太平湖取冰,切割成方块,用稻草盖好,到炎炎夏季开窖,向市场供应。直至20世纪60年代,这里的冰厂还在使用,1965年这条胡同得名“冰窖口胡同”。现在,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冰厂已经不复存在,但“冰窖口胡同”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记录着这段历史。
宋英杰认为,现代人的消夏方式与古时已大有不同。现代人的消夏方式,常常是怒吹空调,暴食冷饮,要比古人简单和“暴力”得多,许多古时悠然的消夏方式已很难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形成交集。
在张勃看来,小暑时节的习俗活动反映了中国人顺天应时的文化精神。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销暑》诗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提醒了人们在酷暑季节保持心的宁静,对于现代人也颇具启发意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