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区出现一伙不明来历的‘武装分子’,信息不详,上级命令我部立即出动,前往该地域展开侦察。”近日,为检验特战女兵分队的实战水平,海军陆战队某旅将她们拉至几十公里外的陌生地域,展开了一场侦察小组敌后侦察考核。
“把高强度、多维度的考核临机嵌入日常训练,能不断提升官兵应急处置、集体协同、战术运用等战斗水平。”该旅领导介绍,此次考核,他们依托丛林、水域、平原等野外地形,紧贴实战从难从严构设复杂特情,围绕机动奔袭、武装渗透、立体侦察等课目连贯展开。
根据“敌情”位置研判,女兵分队按照预案要求立即装载装备器材,摩托化向目标地域开进。到达疏散地域后,观察员第一时间前出警戒观察,队员们迅速集结,在地图上进行地形分析,拟定作战计划,完成战术编组。随即,分队长吴瑶明确“按照水陆两栖分组同步隐蔽渗透”,大家快速展开行动。
盛夏的南国热浪滚滚,考场上,每名女兵都背负了10多公斤重的装备器材,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流淌,但队员们顾不上这些,她们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注意前方,右翼迁回!”很快,陆上分队就遭遇林间道路通行不畅特情,原来“敌方”在途中设置了多处雷区。武装渗透的前提是隐蔽,排雷危险性大,且容易暴露目标,引起“敌方”警觉。小组长王亚茹当机立断,用手势指挥队员们改变行进路线,从侧面渗透。
密林中草木茂盛,藤蔓交织纵横,大家只能边开路边行进,陆上小组的侦察队员不仅要隐蔽侦察,还要注意规避林中毒蛇、毒虫的袭扰。
水上小组也不轻松。受领任务后,队员们迅速卸载橡皮舟,将橡皮舟抬至最近下水点,快速沿河道划行。小组既要全程保持高速,也要时刻留意“敌”情动态。“慢入桨、快划动、紧贴水!”为了尽量降低划水的声音,她们紧握手中的船桨,控制好每一次划动的力道。
“注意!前方拐角××米处,有‘敌’增设警戒哨位,迅速处置。”很快,水上小组接到上级指令,她们紧急变更航道,在另一条河道划行半小时后上岸,改为武装搜索直插“敌”后方。
从疏散地域出发后,无论特情处置还是队形变换,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考核中,指挥员用手势代替口令指挥部队行动,是侦察女兵分队日常训练的重点课目,不仅满足实战要求,也是集体协同能力的体现。”在现场组织考核的该旅侦察营副营长许海晶介绍,作为部队进攻的先遣力量,侦察分队的每个战位都必须完整嵌入整体作战行动中。
在林间穿行大约1个小时后,陆上小组率先抵达目标区域前侧。王亚茹通过电台得知,水上分队也即将抵达后方指定区域,形成合围夹击之势,她朝着队伍后方比画了一个手势。
队员张丽敏立即会意,快速冲向开阔地带边缘,将提前准备就绪的无人机升空。然而,屏幕刚显示出模糊的“敌”情,画面就开始闪烁,目标很快自动消失。
“信号受到干扰,快速切换侦察方式!”时间紧迫,多耽误一秒就多一分暴露的危险。侦察队员姚梦佳迅速寻找有利地形,打开观测仪,另一侧的队员沙日娜前出警戒,观察员鄢淳立即跑到姚梦佳身边,打开计算面板,根据观测的数据同步测算详细信息。
“方位 ×× ,距离×× ,前方疑似‘敌’指挥楼内发现4名可疑人员!”不久,鄢淳结合无人机前期传回的画面与侦测的信息分析测算,终于确认目标信息。水上小组侦察的信息也汇总到了分队长吴瑶手中,通过对比,再次确认目标属性和效量精确无误后,便快速上报。
此时,侦察队员张颖也跟上了队伍,按照战术要求,迅速找到最佳位置,握紧手中的狙击枪,右手食指搭在扳机上,虽然时不时会有蚊虫袭扰,但训练有素的她一刻也不会分神。
“西南侧有小股‘敌人’正在靠近,预计10分钟后到达伏击区。”来不及喘口气,陆上小组再次发现情况,可是上报“敌”情后上级一直没有回复。吴瑶不由攥紧了双拳,以往的侦察考核,情报上报就是最后一个课目了,可是眼前的特情明显还没有解除,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敌’指挥所在可歼灭范围内,立即前出!”战机稍纵即逝,眼看就要错过最佳进攻时机,吴瑶快速进行兵力比对后果断下达进攻命令。根据计划分配,队员们第一时间区分火力小组和破袭小组,利用火力优势交叉掩护,两个小组同时行动,从前后两侧对“敌”进行破袭。
“砰!砰……”几声枪响,“敌人”被成功歼灭。
“考核结束,成绩优秀。”直到此时,电台中才传来导调组的消息。原来,这是他们临时增设的一个特情,就是为了考验指挥员的临战处突能力。
梁雄 王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