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7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在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热烈建言——

对人才有耐心 让青年不“内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7月22日   06 版)

    整整一天,全国政协礼堂内,气氛热腾腾的。

    18个预约发言依次进行,另有12人举手获得了自由发言机会。“提出以下4点建议……”时间紧凑,发言者省略了“穿靴戴帽”,直奔主题,追求的是“讲有质量的短话”。

    7月19日,全国政协召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题协商会。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去年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到2035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全国政协今年的第二次专题协商会,即以人才为主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在会上介绍,该院大胆启用青年人才,“让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地投身事业”,涌现出了37岁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38岁的中国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许多政协委员认为,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对建设现代化强国极为重要。他们的建言也与此有关,很多人提到了年轻人的“内卷”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带来一份建议,希望有关部门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职能,尽快对高校事业编制进行科学配置,并建立定期动态调整机制。取消对高水平大学绩效工资总额限制,由高校自主确定绩效工资标准总量和增幅,鼓励高校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内部分配制度,打破人才激励天花板。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提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切实关心青年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他们创造较为宽松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他说,当前不少青年科技人才承受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他们依然被繁文缛节占用了许多宝贵时间,为申请各种各样的项目、奖励、“帽子”花费了太多精力。对青年科技人才要多点雪中送炭,拿出切实措施帮他们排忧解难。

    王光谦认为,对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培养,要充分考虑科技界的特点,在评价环节上突出质量,对初露锋芒、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要大胆启用,委以重任。

    全国政协常委、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说,28岁到40岁是青年人才创造力最强、学术思维最活跃、上进心最强的阶段,要重点关注青年科研人员的培育,为他们营造令人感到安心、稳定、容错率高的科研环境。

    “对青年人才特别是30岁以下人才大力托举和培育,使青年人才破土成长、心无旁骛、冉冉升起。”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院长钟章队说,要修正“轻两头、重中间”的做法,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

    “关于王光谦、饶子和常委等所提出的对青年人才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的建议,我们认为很有必要。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一位部委负责人在与委员们协商议政时表示。

    饶子和委员尤为看重双向国际交流合作对人才成长的关键作用。据他介绍,他的导师梁栋材院士,年轻时被公派到英国牛津大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进入结构生物学当时的最前沿,由此奠定了中国结构生物学的根基。一位英国学者后来又到梁栋材在中国科学院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如今已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这已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中的一段佳话。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党组书记尚勇说,给人才松绑,落实落地的关键在基层。要抓住“去行政化”这一要害,不能用管理行政干部的方式管人才,要把人才从科研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此次专题协商会前,政协开展了相关调研。据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袁贵仁介绍,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包括,改革人才管理机制,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着力改变行政部门管得过宽、过多、过细的问题。进一步改变用管理行政干部的办法管理科研人员的弊端,让人才从各种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委员们还建议,让青年人才安身、舒心、立业,在各类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中,要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的痼疾。

    “我们不缺人才,庞大的人才体量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我们更不缺干劲儿,中国人的勤奋为世界所公认。我们需要做的是营造一个大环境,打造无数小舞台,释放出千百万人才的巨大创造力。”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说。

    “对于人才来说,最好的评价是淡化评价”,他说,“有耐心做”和“有耐心等”,是人才成为“大才”的不二之路。他相信,14亿个体都释放出创造活力之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美团公司联合创始人穆荣均得到了一个发言机会。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代表企业科技人才提出了一个建议。他注意到,在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选中,100位获奖者只有两位来自企业;该奖最近三届评选中,来自企业的获奖者共计只有13位。他认为,企业是创新主体,现行的人才评价标准需要优化,以激励企业科技人才为社会多作贡献。

    得到发言机会的委员们,有“提不完的建议”。热腾腾的议政,坦荡荡的协商——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多位部长、副部长一边记录,一边当场回应。

    用现场一位部委负责人的话来说,各位委员的意见建议会被认真研究吸纳,“优化为我们的工作思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7月22日 06 版

中国青年绿色征程接力不止步
自贸港的蓝图里有年轻人的未来
对人才有耐心 让青年不“内卷”
青年逐梦海南自贸港
昆明安宁市面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推出“兴安计划”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草地音乐会“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