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7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创新团队探索高等教育的去层次化

人才培养壁垒如何打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周呈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7月26日   02 版)

    “始于机遇,陷于广袤,进于魅力”,从初识语言学,到“越陷越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专业大二学生梁昱时常感叹。语言学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它隐匿了无数宝藏,同时还在不断产生新的化学反应,等待探究者的永远都是意外之喜。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每天都被这样的惊喜包围。”梁昱说。刚踏入大学校园时,她就带着满腔热情一头扎进了语言学的汪洋大海,“那个时候,学术论文几乎是一篇没看过,甚至连学术是什么都不知道”。

    尽管还是“学术小白”,但梁昱总有股冲劲儿,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让她误打误撞地闯进了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卢德平的视野里。

    大一寒假时,梁昱进入了卢德平教授创建的“本硕博去层次化科研创新团队”。

    尝试

    这是一个探索去层次化教育的团队,但探索往往伴随着质疑。很多人认为,“本科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知识很匮乏,怎么做学问?怎么做研究?”

    卢德平却坚持要打破这种培养壁垒,他认为:“这是个误区。这个误区影响很大,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去关注本科生,很多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但事实上,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本科生一样具有巨大的培养价值。”

    如何打破这种培养困局?卢德平开始策划:“要形成一视同仁的团队。”

    在卢德平的组织和指导下,这个由本硕博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组成的学术团队,不断吸纳着有志于学术的学生。梁昱也在这个团队中接受到了来自卢德平的全方位指导,在和同学们的交流讨论中碰撞思路和火花,在海量的文献里摸爬滚打。

    经过在团队中一年多的学习和训练,梁昱作为主持人,完成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成功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

    “卢老师还带我参加了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十四届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第十一届中日国际学术论坛,每一次都让我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两次学术会议,卢老师总是将更多的时间留给我发言,让我更多展示自己,这对我来说是难得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梁昱说。

    引路

    在辅导这个由多层次、多个教育阶段学生组成的团队时,卢德平常常跟学生们强调一个词——学理。

    他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缺少学术训练,没有形成学术思维,本科学习只是停留在记忆很多专业知识,缺乏从专业知识背后去思考知识形成的原理。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学理’。我们不能停留于表面现象,而要看到这些现象背后的机制和原因。”卢德平说,在团队日常的学术训练中,始终要坚持的,就是对意识和思维的引导。

    研一学生张敬昀是该团队的一员。在团队组织语言学研讨时,在老师和同学的启发下,他总会提出很多关于语言学科的思考:“我觉得语言学专业的学术关切就在于,如何用语言来解释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机制,语言学研究可以为社会进步提供丰厚的理论资源,应用层面来说也有助于开发AI,可以治疗言语听觉障碍、提高语言学习效率、促进语言传播等等。”

    产生思考只是第一步,卢德平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语言发展意识、语言与社会关联意识,更要提升学生的学术想象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学术实践的重要作用。”卢德平向团队里的每一名学生不断强调实践和成果产出的重要性。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钻研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学术论文及代表性著作,提炼其切入角度及创新思路。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术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习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学术团队聚焦研究的语言问题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和用的衔接,让学生由课堂学习者成长为研究者。”卢德平说。

    实践

    “要有理念,更要有实践,理念与实践密不可分。”但迈出实践的第一步,往往比想象中要难得多。回忆起自己写第一篇论文时,张敬昀说,当时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就是“痛苦”,“因为我的工作进度比较慢,很多东西需要反复修改,这个过程非常痛苦”。

    张敬昀的实践之路开始得十分艰难,“这个过程中我和卢老师的讨论记录,估计有上万字。每当我有一个想法,就找老师帮我判断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每讨论一次,我就有一点新的体会,慢慢朝正确的方向调整。这个过程对我来说非常珍贵。”

    如果说读文献是庖丁解牛,那么自己写文章就是亲手造一头牛。为了让团队里的学生拥有“造牛”的能力,卢德平几乎是挨个手把手教。

    张敬昀回忆说:“卢老师会告诉我们,第一步要怎么去定位,自己要造一头什么样的牛?是耕牛、水牛、还是犀牛?然后怎么去查找牛的蓝图,还要创新地去改进这个蓝图,然后把这个蓝图一点一点实现出来。自己做一遍,就有新的理解;再做一遍,理解就更深一点。”

    张敬昀造的“这头牛”在今年3月顺利发表。

    2019级研究生姚晓霞即将进入博士学习阶段。回忆起在卢德平指导下和团队成员共同度过的3年时光,她表示,在团队学习中“能力被认可,得到锻炼,是很激励人心的”。

    在一些高校,本科生不被允许进入课题组,这让很多有潜力的本科学生失去了很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信心备受打击。

    姚晓霞说:“在我们的团队里,有博士学兄学姐,也有本科学弟学妹。我曾和本科的学弟学妹们一起,深入南锣鼓巷的社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言景观进行研究。”她从不认为年龄和学历阶段是能力的象征。“在共同学习、共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学术发展是有规律的,很多问题都是共通的,和年龄和学历阶段无关。同样处于学术入门道路的同学,在起步的时候都有一样的问题,大家互相学习,‘以人为镜’,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

    在去层次化的教育探索中,要让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团队成员参与到课题设计、推进、结项全过程。卢德平表示,团队成员通过个体的创新能力和学术业绩证明在团队中的价值,产生辐射效果,形成一种相互追赶竞争的态势。团队内部定期进行研讨,交流研究进度及经验,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先进帮助后进的风气,同时还能防止少数团队成员被边缘化,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求索

    梁昱到现在也不敢确定,自己未来是否能够具备走学术道路的能力,她说,自己目前还处在锤炼能力的探索阶段。但卢德平对梁昱的成长充满了信心,始终鼓励她走上学术道路。

    学生在探索自我成长的路径,教师也在探索人才的培养方式。

    “卢老师和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包括去层次化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对卢德平组建的“本硕博去层次化科研创新团队”教育理念十分赞赏,“这个团队和团队中的学生所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谈起去层次化人才培养方式,赵杨表示:“我认为去层次化,就是不要把本硕博的学术界限划得那么清楚。我们不应只关注一个标签,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是学术型研究生还是专业型研究生,更应该注重的,是这个学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学术训练和做研究的能力。”

    赵杨认为,能力的训练,要趁早,“不要认为研究就只是研究生、博士生的事,不是一定要到博士阶段再训练,那个时候就已经晚了”。

    “培养研究型人才要趁早。”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魏晖在学生学术能力培养方面,也有着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很多学科,尤其是工科专业,从初中、高中就开始启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参与科学实践,对培养真正的科学家,实际上是具有更大价值的。”

    “我认为卢老师组建的这个团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这样的探索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魏晖对“本硕博去层次化科研创新团队”的教育理念非常关注。他表示,“不仅仅是研究生和博士生。从本科阶段就开始物色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让他们能够尽早进入科研,尽早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这种对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非常需要重视的,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在政策上我们也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

    关于如何更好地推进这样一个创新型团队的建设。卢德平有很多愿景。“我们要以具体的学术实践为培养学术思维的手段,以论文产出成果为映射学术思维发展的‘镜子’,从专业知识入手,围绕语言所密切关联的社会现实,让学生形成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让语言学研究更好的服务国家,服务学术,服务社会,更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周呈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7月26日 02 版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潮涌海南 再聚消博
开展动态监测预警 落实精准帮扶政策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组建农技服务队 助力乡村振兴
重走红色路 争当追梦人
党建聚商圈 引领社区新气象
五本手记里的女第一书记
人才培养壁垒如何打破
美丽新宁夏引年轻人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