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7月26日下午发布的总共15项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两国元首会晤联合新闻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后,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重复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务实”。
《声明》显示,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于7月25日至26日访问中国。双方同意确立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致力于提升双边贸易规模;加强农业、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合作,培育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增长点。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疫苗与基因联合研究、绿色发展、信息互换和执法、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海洋、印尼菠萝输华等领域合作文件。
许利平指出,元首外交将中印尼之间的政治互信提升到共建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务实合作的成果更加具体和“接地气”。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声明》特别提到,中印尼双方将加快恢复包括印尼留学生返华复学在内的人员往来,密切教育、旅游、青年、地方等领域合作。“关注到留学生群体的切身利益,这是实实在在惠民生的举措。”许利平强调,加强青年合作,是深化中印尼两国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未来应该打造更多能够吸引年轻人参与的跨国交流品牌项目,为促进两国相互了解和合作作出积极努力。
佐科访华的两个“第一”和三重“新”
佐科此次访华体现了中印尼双方的两个“第一”——佐科是北京冬奥会后中国接待的首位外国元首,中国也是佐科7月25日至28日东亚之行的首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这一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印尼两国对双方关系的高度重视。
印尼是东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两国于1950年建交,同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有着广泛的合作利益和共同空间。自两国2013年将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连续6年成为印尼最大产品出口目的地国。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近日介绍,中印尼经贸在疫情影响下仍逆势增长。2021年的双边贸易额突破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8.6%,增幅居东盟国家首位。中印尼关系“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此次佐科访华的两个‘第一’体现了中国与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许利平认为这个“新阶段”包含三重含义——
首先,中印尼现已形成政治、经济、人文、海上“四轮驱动”的合作框架。这是在传统政治、经济、人文“三驾马车”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新格局,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提质升级。
其次,双方政治互信达到新高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两国元首共通话6次,频率非常高。
其三,两国对话机制更加高效。《声明》显示,双方将加快制定双边关系发展新的五年行动计划。许利平认为,此举将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十足的新动力。
半岛电视台网站7月25日援引印尼政策研究中心(CIPS)研究员特里西娅·维加亚的分析报道称,对中印尼来说,佐科此次访华是互惠互利的,堪称“黄金机会”。中方似乎也借此发出信号:“疫情虽仍在继续,但北京方面一直在密切关注地区发展,并逐步准备好向更多外国政要敞开大门”。
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
在中印尼推进双边关系发展的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扮演着特殊重要角色。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尼访问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7年,两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有效期至本月结束。此次佐科“适时”访华,中印尼续签了“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意将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海洋支点”合作,如期建成雅万高铁这一首要旗舰项目,打造“区域综合经济走廊”和“两国双园”等新旗舰项目。
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是中国高铁首个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今年6月,雅万高铁实现了全线13座隧道的全部贯通,为2023年6月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有分析认为,佐科的总统任期将于2024年结束,如果雅万高铁能如期通车,将极大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增长,也会成为佐科的一大关键“政治遗产”。
“因为‘一带一路’合作,中印尼两国民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与印尼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我国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为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夯稳基础。”许利平分析说。
今年是亚洲国家的外交大年,中国和印尼是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刻”的两大主角。中国已于6月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印尼也将在11月举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中方多次表示,支持印尼当好G20东道主,赞赏印尼参与“金砖+”会议。
印尼再次站上国际舞台前沿,让人回想起一个属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高光时刻”——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包括1954年由中国参与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了以“团结、友谊、合作、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为核心的万隆精神。
许利平指出,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叠加、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抬头、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共同维护自身利益和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中印尼两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也应在推动各国经济疫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大国博弈,东盟国家有“自处”逻辑
有观察人士注意到,就在佐科访华前后,印尼军方宣布将在8月与美国主办联合军演,澳大利亚和佐科此次东亚之行的另外两个国家——日本和韩国,也将参与。同样在此期间,美军最高将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时隔14年到访印尼,炒作中国军队所谓“不安全互动”,米利还将于下周参加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主要议题与中国及地区安全有关的国防部长会议。
今年5月,在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启动的“印太经济框架”中,印尼是该机制的初始成员之一。7月26日,佐科在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时表示,愿同中方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多积极成果。李克强提出,希望印尼继续在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实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当前大国博弈、美国在亚太地区不断“拱火”的背景下,印尼和东盟国家已调整出一种“自处”逻辑。
许利平指出,近年来东盟地缘政治重要性明显上升,但面对各国穿梭,东盟国家一直坚持东盟中心地位和长期奉行的“大国平衡”战略,保持战略自主。包括和美国等国展开“互动”,也是东盟战略自主的一部分,对此应保持平衡和理性的心态看待,不必将其过度解读为东盟国家“选边站”。
今年6月,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明确强调,印尼尊重所有大国,不会参与任何军事同盟。普拉博沃还提出,印尼将以“亚洲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分歧,即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方法、以互惠互利的方式解决其挑战,而不诉诸任何武力,同时与邻国和大国保持良好关系。
对于有外媒炒作中印尼在海洋专属经济区方面存在所谓“安全问题”,许利平认为,这是外媒故意夸大中印尼之间的分歧,企图制造分裂。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与秩序是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双方都在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相信双方有智慧、有能力管控分歧。
本报北京7月2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