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的目标不是为了教育固定的40个学生,而是要用红色戏剧的文化形式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和实现社会文化服务。”2021年,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师何菲菲从导师安凌教授手中接过了“林基路艺术剧社”,她始终记着老师的教诲,希望能带领学生们去更大的舞台,传播红色文化。
“巍峨天山,环绕着戈壁无边,在这大自然间,陶冶着新社会的青年……”20世纪30年代,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跋山涉水,克服艰险,从延安到达中国西北边陲,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精神播撒到新疆大地。
今天,新时代的新大学子接过先辈的接力棒,谱写新时代的灿烂篇章。
“让教育者去影响更多人”
新疆大学的前身是有“抗大第二”美誉的新疆学院。80年前,林基路担任新疆学院教务长一职,他亲自指导学生排演抗战戏剧,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抗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2017年9月27日,新疆大学“林基路艺术剧社”成立了——传承林基路为新疆学院树立的“教用合一”教育思想,用话剧服务新疆社会,重现时代激情,讲好新疆故事。
“我们每天走在校园的‘林基路大道’上,但是之前对林基路教务长的了解并不深。”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学生张祖豪是原创革命历史剧《共产党人在新疆(1935-1945)》中林基路的扮演者。剧社的生活,为他打开了一条崭新的时空隧道,他走进那段峥嵘岁月,和先烈对话。张祖豪感到,话剧演出在帮他拓展思维,浸入历史,树立起“爱校如家”的信念。
“教育戏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以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接受方式融入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退休教师安凌介绍。她希望能将教育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与思政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每周4次表演训练,声台形表样样不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们也坚持“云排练”。
“剧社的训练要求高、强度大。最早排练休息的时候,学生们都在玩手机。”安凌回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突然有一天,学生们休息时也集中起来,开始朗诵《囚徒歌》,唱《太行山上》。”
剧社这个大家庭聚集了10个民族的40多名学生,何菲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学生在日常排练、交流中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凝聚力更强了”。
“红色教育戏剧为思政教育打造了新的路径。它把共产主义信仰变成戏剧故事、人物生活呈现在舞台上。”何菲菲说,“我们要让教育者去影响更多人。”
“教用合一”,翻转思政课堂
如何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意味?如何将思政教育和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特色结合,推进文化润疆工作?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的教师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不能是“两张皮”,教师们聚焦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精粹、引导学生重温经典,厚植家国情怀。在安凌的课堂上,同学们慢慢领悟鲁迅为何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和戴望舒一同用“残损的手掌”抚摸战火中满是伤痕的中华大地;在阅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领悟文艺精神……
“新疆大学具有厚重鲜明的红色基因,我们要立足新疆区域发展实际,结合经典文学文本和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握文化对话在促进丝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所发挥的桥梁作用。”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邹赞希望,将“文献整理+文本细读+田野调查”结合,打造“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模式,构建“大思政”背景下的教育共同体。他曾先后邀请10余名本科生参与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远赴天山南北、探访各兵团农场,挖掘新疆军垦口述史和新疆红色文化资源。
为追寻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足迹,2018年8月,安凌和何菲菲前往广州调研,拜访曾在新疆奋斗过的共产党员李云扬(曾任新疆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的儿子李胜利教授和林基路烈士的侄子等一众烈士亲人。
“李胜利教授70多岁了,非常热情地给我们展示他搜集的各种资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何菲菲回忆,他们将厚厚一沓资料分发给学生后,学生分组研读讨论,自发观看影视资料,揣摩历史人物的性格。
学生逐渐成长为“多面手”,剧本创作、舞台场景搭建、妆造设计、灯光音效……都由学生主导。历时34个月,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作品《共产党人在新疆(1935-1945)》首演成功。
“剧团的意义是引导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中走出来。”安凌说,在创作、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不同的人交流、观察社会和人情、理解政策和法规。
“共产党人来到新疆后,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毛泽民推行货币改革,和林基路等人为抗战前线举办募捐活动,他们为新疆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谈到剧中的情节,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学生赵江如数家书。在竞选角色时,他争取到饰演毛泽民的机会。在先辈精神感召下,他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演出在剧社,创新在剧外。新疆大学本科生夏扑海提·帕力哈提、苏麦娅·艾尔肯、赵付路等人探访新疆农村地区,亲身体会到在“访惠聚”“脱贫攻坚”等政策支持下,新疆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创作出《“一家人”餐厅》《情成一家》等剧本。
在“清明诗会”中,学生们诵读改编诗剧《永恒的中国》,缅怀革命先烈;“兰亭国学社”探讨国学知识,感悟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一系列经典校园文化品牌,构成了立体化、多层面、多民族文化共同交融的“大思政课”。
“我也要完好无损地将它交到学弟手中”
“我爱我的家人胜过自己的生命,可我的信仰关乎全中国人的存亡。我没有权利放弃全中国人的生命。”张祖豪接受记者采访时,重现了这段台词,“烽火岁月里,共产党人用生命守护新疆,我也要做‘新时代的林基路’,为建设大美新疆贡献青春力量。”
在不少学生心里,话剧是“特色思政课”,引导他们筑牢红色梦想,强化使命担当。
临近“世界读书日”,剧社学生自发提出要以茅盾先生为新疆的文化建设作出的贡献为题材,创作一部话剧,可时间不到一个月,能完成吗?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话剧创作、排练的难度陡然增加。作为指导教师,何菲菲被阻隔在校园外,只能“干着急”。她原本想打“退堂鼓”,但学生态度坚定:“如果是林基路教务长,他肯定选择坚持,我们不能放弃。”
“虽然是初稿,但内容质量很高。”何菲菲说,在她给学生布置任务后,不到两天,4名学生编剧就完成了原创报告剧《茅盾在新疆》初稿的撰写工作。“剧本创作环环相扣,他们都有很强的责任心,知道一旦拖延,就会影响整体进度。”
“我们不想做快餐式的文化,但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交出一份优秀的思政作品。红色教育剧社把学生都培养成了‘林基路的学生’!”何菲菲说。
每年毕业季,林基路艺术剧社都要送走一批学生,再从大一新生中招人、培训。演员不固定似乎并不利于剧团的发展,但学生们坚持“离社不退社”。
“这是剧社里每一任林基路扮演者的信物,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了。”今年5月,张祖豪从学长那里接过了林基路调离新疆学院时的手谕复印件。薄薄的一张纸,是团魂的延续,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我也要完好无损地将它交到学弟手中。”
学生是教师种下的树苗,而剧本是学生为社会文化种下的树苗,何菲菲说,“我们的未来,是连绵不绝、郁郁葱葱的希望山脉”。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