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用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塑造当代中国青年形象

中国青年带着艺术“走出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8月03日   01 版)

    从哈萨克斯坦国立音乐学院学生体验中国乐器时的好奇,到塔吉克斯坦边陲小镇吉萨尔人民的淡定祥和,从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重镇撒马尔罕的沧桑厚重,到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朋友们的热情亲切……对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来说,这一切美好瞬间,都定格在乐团这些年巡演的旅途中。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合组织秘书处、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年演艺论坛在山东青岛举办。来自顶尖剧院、乐团的嘉宾们,回忆起这些年“走出去”的经历,都充满了文化交融的温情,而青年作为主力军,更活跃在交流的第一现场。

    不只是音乐会,更是魔法

    2018年6月,中央歌剧院原创歌剧《玛纳斯》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时任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在观演结束后,当场邀请《玛纳斯》到吉尔吉斯斯坦演出。

    中央歌剧院外事部主任朱文歆介绍,《玛纳斯》源于柯尔克孜族民族英雄史诗,也是中国三大民族史诗之一,不仅流传于中国新疆,还流传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

    2019年6月,时值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中央歌剧院一行157人赴约前往。“演出大获成功,全场响起掌声30多次,谢幕时长近20分钟,兴奋的观众边鼓掌边高喊‘赛麦台依’‘卡妮凯’‘玛纳斯’的名字。”

    中亚自古就与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许多中国乐器,如琵琶、二胡、扬琴、唢呐等,都是通过古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经过改良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8年“欢乐春节”的巡演中,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带去了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国之瑰宝》。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告诉栾冬,这是剧院有史以来第一次上演中国的民族音乐会,“如同梦境”。

    栾冬说:“乐团的几位年轻演员在每场演出结束后,就迅速放下手中的乐器,拿起摄像机、麦克风,与观众做面对面交流,记录下一段段真切真诚的音乐会感受,还教他们说一些简单的中文,传递新春祝福。”吉萨尔的一名观众看完演出后,特别希望能到中国体验春节的氛围。

    香港中乐团十分重视青少年发展,由此建立了青少年中乐团和面向青少年的乐器班,与上合组织国家都有密切的交流。2013年,香港中乐团近百人的队伍来到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秋明、莫斯科等城市,带去了浸润着中国传统韵律的音乐会。在演出开始前,乐手为青少年观众一一介绍中国乐器,“整个音乐厅人山人海”。

    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终身指挥阎惠昌记得,第一次带乐团去俄罗斯,有人告诫他,俄罗斯是一个音乐大国,观众的欣赏水准极高,如果演得不够精彩,可能演出不到一半人就走光了。“这无形中给我们一种压力,但最终我们的首场演出,观众起立鼓掌。”

    香港中乐团还和俄罗斯的室内乐团,一起演奏了中国的传统名曲《二泉映月》、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等。当地艺术节的艺术总监对阎惠昌说:“这不只是音乐会,更是一个透过精致的传统乐器迷住观众的魔法。”

    传统音乐关键词:破圈、创新、融合

    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国家队”,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说,一是要以独特的音乐风格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文化风貌;二是要以“破圈”“创新”“融合”为关键词,与国际化艺术团体找到契合点;三是要借助互联网拓展民乐的传播途径。

    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央民族乐团组建了一个由12位年轻女性艺术家组成的室内乐团,取名“俪人行”,灵感来自五代时期的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古风古韵是“俪人行”鲜明的文化标识,她们的表演引发了年轻人和海外观众的由衷赞叹。最近,“俪人行”与德国广播爱乐乐团铜管室内乐团,隔空首演了“民乐+铜管乐”乐曲《情深谊长》。

    赵聪介绍,截至目前,中央民族乐团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总订阅量已超过150万,总浏览量超2.09亿。“我们在元宵节晚会上演的《齐天乐》,将中国空间站传来的太空音乐祝福和民乐演奏巧妙融合,在海外全平台浏览量达782万次。海外网友评论:有趣有新意,原来民乐还能这样!”

    上海国际艺术节于2012年创立了“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助推中国青年艺术家用民族语言、国际表达在世界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10年来,已经有14部作品27次前往1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文化交流。

    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介绍,近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文化演艺行业带来挑战,2021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一个副品牌“自定艺”,包含线下剧院观摩、线上观剧,跨界融合项目体验、专业工作坊等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多媒体互动展演《融》,由30多位年轻舞者,呈现出一个舞蹈与绘画、影像、装置等融合的浸入式艺术现场。

    用艺术语言,塑造当代中国青年形象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封立涛表示,上合组织国家文化多元,演艺资源丰富,演艺交流合作的底蕴深厚、前景广阔。“青年是上合组织未来事业的接班人,要鼓励青年在参与上合组织文化交流的实践中展现出更多活力,发挥更大作用。首次举办上合组织国家青年演艺论坛,就是为了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

    香港弦乐团团长、艺术总监姚珏认为,要培养年轻人成为中国文化大使,最重要的是给他们平台。她带着乐团的年轻艺术家来内地巡演,“他们既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又能够更多、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

    在香港回归20周年时,香港弦乐团的年轻艺术家代表香港出访欧洲。“我们去了芬兰、瑞典等国家,用自己的专长,把优秀的中华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这是我们的职责。”姚珏说。

    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现拥有400多名团员,年龄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生,所有入选的青少年都接受免费培训。团长陈智敏介绍,乐团每年前往多个城市进行友好访问和文化交流演出,“用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塑造当代中国青年形象”。

    陈智敏觉得,广州青年交响乐团的与众不同,是以音乐育人为主线,培养综合性人才。众多团员除了音乐,更是学习上的能手。不少团员已考取或在攻读国内外著名学府的硕博学位,学习生物化学、医学、计算机、数学、历史、法律等专业,在不同领域展现自己的青春风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8月03日 01 版

中国青年带着艺术“走出去”
“1+4”青年讲师团迈上新台阶
以法为剑 守护公平正义
露营经济缘何“火出圈”
云南:生态“高颜值” 发展高质量
走出乡镇 回到乡镇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