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核酸结果互认 告别“一码归一码”

邓海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8月03日   08 版)

    7月29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的通知》。通知要求,不同渠道展示的核酸检测结果具有同等效力,严禁以本地健康码未能查询、未在本地开展核酸检测等为由拒绝通行,拒绝群众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要求群众重复进行核酸检测。

    当下,核酸检测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既然检测很必要、结果很重要,那么,这个“统一政策、统一标准”之下的权威结果,自然应该在国内“通存通兑”。这就像考试一样,只要流程是规范的、考试是公平的,分数就应该相互认可。

    正因如此,少数地区“一码归一码”的教条做法,不仅在执行上备受诟病,也折损了检测结果的公信力。当然,在“科学防控”和“精准防控”的逻辑里,很多地方的点滴进步和循序努力是一脉相承的:比如,7月28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实现区域核酸检测数据互通互联;再比如,6月初,北京已与河北有关部门沟通,建立核酸检测数据快速共享机制,实现“一地检测、两地使用”……

    从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到调整隔离管理期限,再到眼下推动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一个共识越发清晰:在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我们的防疫工作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准。

    目前的核酸互认大致分为三类:城市内部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认、区域城市群间的互认、城市对区域的“点对面”的互认。而全国层面的互认,是“面对面”的互认,是对真实权威数据的全国性认可——这在技术层面不是什么难题,难的是各地如何打破区域管理界限,主动寻求在核酸检测数据接口上的开放与共享。

    近几年,为何群众对核酸检测结果互认的呼声持续不断?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便利性。一个活力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强大的人口流动性。“各认各码”的后果,就是给人口的正常流动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平添无意义的成本。坐车也好、看病也罢,旅游也好、会商也罢,如果各家的核酸结果有各家的“说法”,无异于画地为牢,让活络的社会因“各自为政”的核酸检测结果而阻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后,拆除市场藩篱、推进互联互通,已成为毫无疑问的共识。于此而言,核酸结果互认是不折不扣的大势所趋。

    二是省成本。多次检测、重复检测,带来的是机构成本、时间成本、物质成本的靡费。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也增加了社会的营商成本、市民的出行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可以参考物流业。4月18日,交通运输部优化货车通行管控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对货车司机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通用,对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体温测量正常的货车司机,各地要直接放行,不允许再“层层加码”。事实上,在疫情防控“全国一盘棋”的大背景下,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是各行各业降本增效的“关键小事”。

    当然,核酸检测结果要全国互认,还要做好配套的基础工作:比如,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检测结果“出炉”的时间;再比如,除了“互认”之外,最好还能解决手机上“多头展示”的繁琐之弊;此外,还要严肃检测结果,既要防止有人蒙混过关,也要防止有人滥检乱用。

邓海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8月03日 08 版

核酸结果互认 告别“一码归一码”
透过“站着说话不腰疼”检讨席 看到了什么
街拍流行 不是“想拍就能拍”
街头“村BA”为何有非凡感染力
“FIRE生活”你想试试吗?
科学处理宠物“身后事”应提上日程
当“生命策划师”成为一门小众职业
反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