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有一本随笔集叫《早晨从中午开始》,而我的一周则是从周二开始——因为这天《中国青年作家报》出刊。
从第一次知道这份报纸,直到现在,我已经习惯在周二大致浏览一下报纸的每个栏目,对感兴趣的文章进行初步阅读和收藏,然后再投入到纷繁的工作中去,不然总觉得内心空落落的。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追更一周播一集的电视连续剧那样,满是期待。
有人说,这是一个报纸消逝的年代,但是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依然觉得文字和报纸,是记录这个时代最好的载体。
在家乡贵州的武陵山区,高架桥拔地而起,连通一座座与世隔绝的大山。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境内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公路,户户通水泥路……这些历史巨变都成为我的写作素材,后来陆续发表。
我用诗歌和散文记录并见证着这场被誉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而我的文字,只能勉强描绘出这伟大新时代发展变化的冰山一角。
这几年来,从高中进入大学,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我明显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当然,这种成长不单单是岁数的增加,更是性格、阅历、见识和思维上的拔节。幸运的是,这一路走来,《中国青年作家报》始终陪伴着我,全程记录着我学生时代内心最为温暖和动情的故事。
她就像一面镜子,让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创作水平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同时,她也是一个好老师,帮助我开阔视野和提升文学审美趣味。渐渐地,曾经占据我内心的虚无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充实与富足;曾经爱冲动,遇事容易急躁的毛病也得到了很大的改正。这些,都得益于我每周对她进行深度阅读与理解。
毕业后,我来到一个国有农场工作。我所在的江心沙农场,原是长江流经江苏南通所形成的沙洲群,1960年,在党中央关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号召下,1.2万余名民工进入沙岛围堤,共同围垦这片长江江心的沙洲群。
经过6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昔日的江心小岛成了今日数万亩良田。这种从无到有,从荒凉到繁华的历史变迁,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我从立新路、立新林、立新桥、立新坝等地标和前辈们口中讲述的一个个农垦故事里,获得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在稿纸上用笔打捞着这片热土所生长出来的诗意。
在新时代的宏大叙事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我们学会对宏大的主题进行解构,做到以小见大。农场的鲜活生动,让我看到“诗和远方并不在别处,而就在身边,就在脚下,就在目力所及的地方”。“深入体验生活、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将见识、智慧与品质融入学习成长全过程,抒写多彩、进步、和谐的中国。”其实,我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最早是来自于《中国青年作家报》这段办报理念的指引。
---------------
2018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社创办《中国青年作家报》。这份报纸以“点燃青年创作激情、提高青年文学素养,坚定青年文化自信”为宗旨,专设“新青年文学”版组,刊发95后、00后、05后文学作品。报纸的作者中,有17名年轻人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其中最小的18岁;70余人成为省级作协会员。
袁伟(江苏省江心沙农场有限公司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