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2022年8月16日,北京中青大厦,“好记者讲好故事”初赛结束后,参赛选手与评委交流。当日,中国青年报社青年人才周系列活动“好记者讲好故事”初赛在这里举行。6位一线记者就采访中的感人故事,给现场和线上的听众做了声情并茂的分享。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右:2021年10月25日,北京,“温暖的BaoBao 一起向未来”中国青年报社书香文化月“青·文创”欢聚荟活动上,主持人和年轻报人展示中国青年报IP“青小豹”“豹小花”,推广中国青年报社的青文创产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
“青春上善好活法”——朋友说他孩子学校的考试测验题目,材料摘自我写的一篇小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上善好活法,就是为青春喝彩、与时代同行,青春走向舞台中央“唱主角”,建功新时代。你站立的地方,就是“温暖一平方”;奋斗的地方,就是“温暖一平方”。当然,在“温暖一平方”,也会伤痛,但有希望疗愈;也有迷茫,但绝不会沉沦;也会摔倒,但定能重新爬起……如果从“温暖一平方”开始,多奉献一分爱,奉献一分力,让每一个平方都温暖,那么这个世界、这个家园就会有更多温暖。
如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让我们和你携手同心,用自我革命、奋斗前行的赶考,交上一份青春无悔的时代答卷吧!
以上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以“青春上善与青年成长”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知道考试测验能不能测出“好活法”来?每一个人的好活法都是一种独特的成长体验,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共同的回答是不是难度太大了?
其实“好活法”就是“好的价值观”、是“好的习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并不难,云飞不碍天空,地广细水长流,可以把好活法做成行云流水的好习惯,可以把好习惯行云流水地做成好活法,我们不妨从最简单的勿用外挂的自身做起,试一试“行云流水六活法”,把好活法的“成本”降到最低。
第一法: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好好观察、欣赏
我们每个人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被观察的人或事物,会因其被观察的行为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观察者效应”——千万不要忽视对身边人或事物的观察,尤其对于我们还在做着新闻传播的专业观察者来说,那是会产生一系列社会连锁效应的。
学习观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身心的关系,我们才能有欣赏这个世界的眼光、视野、能力和智慧,才能通过良好“观察者效应”,去积极影响自己、他人和世界。
第二法:竖起一双“招风”的耳朵——好好倾听、静默
或许是防疫憋得太久难得聚会一次,一晚上只听到这位朋友滔滔不绝,第二天他打来电话,抱怨自己不知道昨夜说了什么,也后悔本来想问的几件事都没问成,更加憋闷。
我们多少人能静静地倾听——倾听别人的诉说,倾听春花绽放、秋叶凋落、鸟儿啼鸣的声音。我们甚至因此错过了很多亲人爱的呢喃、贴心的忠告、临终的嘱托,错过了春夏秋冬的自然美丽旋律。
当然,我们的“招风”耳,也常常受到很多“污染”,没有几个人能在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中,做到“八风吹不动”的!
有时耳还和手、眼配合,乃至夹上几个“机”,把大量时间花在听那些无聊无厘头的噪音杂音、花边新闻里,远离了闻鸡起舞、闻过则喜、反闻闻自性这些良好的境界。
对于新闻传播人来说,有闻必录的能力固然重要,而能明辨是非、沙里淘金,分享和传播这些良好的体验、场景、境界更重要,当然于无声处听惊雷、大音希声听自然,则是境界中的境界了。
第三法:耸一耸鼻子——好好呼吸、触嗅
一呼一吸简单吧,但我们每天有多少时候是平静正常地在呼吸呢?紧张、兴奋、恐惧、焦虑,都会让我们气喘吁吁、心虚气短乃至呼吸困难,当然老是戴着口罩也增加了肺部压力,让我们的鼻子更难心平气和地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沟通;一触一嗅简单吧,但我们忙碌着、麻木着,好像失去了灵敏的嗅觉。新闻如人,没呼吸就会失去生命,若没有嗅觉,生活就会乏味,“嗅觉力”对新闻人意味着小事中嗅出大线索、小现象嗅出大问题、小作品嗅出大趣味。
可惜如今某些方面的钝化无感,日益严重也。
猎豹有2.2亿个嗅觉细胞,是人类的250倍,能分辨出大约200万种物质发出的不同浓度气味。当我们分享中青报“青小豹”“豹小花”这些可爱的小IP“报童”时,可以感受一下那一分触嗅的激情和正能量,还有多少?
第四法:咂一咂柔软的舌头——好好说话、吃饭
明明可以好好说话、吃饭,却偏偏“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说话时,冷嘲热讽、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抱怨伤人、上纲上线,有时越对亲朋好友和同事,越肆无忌惮;吃饭时,高谈阔论、胡思乱想、胡吃海喝、风卷残云、不食其味,可能秋天到来时,肺燥、肠燥、皮肤燥,喝杯并不贵的银耳汤,远胜过各类豪汤大补,但“简单就营养”重要呢,还是“虚荣扮吃相”重要呢?
先秦老子几千年前就教育我们学习舌头的至柔至刚,大道无形,道在口中,怎能不注意祸从口出的古训呢,“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第五法:别过度在意这个身体——好好躬身、力行
有位大哲学家说过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既然父母给了我们这个“身体”,就要常运动,不仅仅是常锻炼身体的那种运动,还有常修炼心志的工作生活。
在工作生活中有焦虑,有时是因为遇到问题和矛盾总想绕着走,“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就是对“行动力”的要求。真正的行动是深入一个个工作生活场景,和身边人一起,协同创新,共克时艰。一个不愿意“躬身、力行”的人,别人即使想施以援手也无能为力。
好活法常常是始于足下,迈开腿走起来再说。总是瞻前顾后、犹豫彷徨、斤斤计较,是体会不到那种靠自己努力行走、乃至和大家团结携手走得很远的快乐的。
好活法就是将好好工作与生活习惯化,哪怕暂时如长在阴暗角落、默默隐忍的蘑菇,终会迎着阳光,破土而出,蘑香在“磨”;哪怕暂时如4年只长3厘米的竹子,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长,能仅用6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厚积薄发,奇迹不奇。
好活法是尽量让这个身体的欲望,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逐渐最小化、简单化。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若真如此,生命中就会发生不少艺术和美,就会遇到一个个更加美好的奇迹。
第六法:善用心用脑用情——好好思考、认知
热爱才能披荆斩棘——在为MV《我的青春不后悔》作的词中,我最喜欢这句话。“热爱”里面蕴含着恻隐心、廉耻心、真诚心、包容心、进取心、礼让心……孟子的一生都在探索“心性”两个字:“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真热爱,真坚持,就能真的找到本心!
因为热爱或许是人独有的一种工作生活动力源。一位同事采访一位研究动物的女博士,发现她对多年辛苦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很失望,也更有希望:失望的,是动物与人相比只能叫“动物性”;希望的,是一种叫做“热爱”的知行合一精神,就是远远超越“动物性”的“人性”。
在中青报举办“人才周”之际,与近40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才周观察员”座谈(注:报社相关部门从几百名内容、管理、技术、运营和团务五大版块报名年轻人中选荐),学习收获很大,那份纯粹、朴实、热爱和激情,深深感染、感动和激励着我,也让我看到了“一起向未来”的希望和美好,真正的青春,是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国界的“青春上善好活法”年轻态;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一位“人才周观察员”中的年轻记者,谈到自己被一位同龄人感动的故事:在他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捡拾垃圾为生。等从一所名校博士毕业后,他居然在北京郊区租了片地,干起“垃圾分类”的活儿,他说“一定要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化”,这是他终身热爱、将毕生从事的事业。
把一项解决基本生存饭碗的职业,做成一项值得热爱和追求的事业,恐怕是人生一件最幸福的事情了!“热爱”的确也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秘诀。前几天在深山里与几位正值而立之年的航天航空科学家谈心,他们心中那一种生命的神圣感和崇高感,那一份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让我感到将伴随自己不敢懈怠的余生。
好活法总在成人达己中实现,如果你想遇到更加美好的人和事,你就要成为那个更加美好的人、做成更加美好的事;如果你想成为被社会认可的有用人才,你就要成为不自私自大并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之人——对于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就是要成为十八般武艺都能耍的有用新闻传播人才!
好活法从来都是日用而不觉的工作生活好习惯,是“一体化”的生命成长,难道物质和精神一定要对立,贫穷和富有一定要非此即彼吗?好活法有千万种,但只要是为人类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就是人生最好的活法,千百年来我们都在各自平平凡凡的成长成才道路上,吟诵并践行着 “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堕危机”。
再低再低的“成本”,能低得过行云流水的云卷云舒、水流花开吗!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