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威琪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26日21时38分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王威琪长期坚持学术创新,推动复旦学科融合创新发展。
1956年,怀着对理工科学习的强烈兴趣,17岁的王威琪考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1961年,毕业后的他选择留校工作,致力于医学超声和医学电子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血流检测研究,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磁血液流量计”,研制了六十单元B型超声诊断仪,提出了采用独立的双超声束多普勒效应定量测定血流速度方法。他带领团队在医学超声图像处理、骨超声等领域获得多项成果,在超声诊断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卓越贡献。
“先生只要一工作就精神饱满,一点都不像80多岁的人。他思维敏捷,我们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的问题,他能反应过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迟楠说。
“先生对整个信息大类的发展方向都把握得非常准确。2010年的时候,他就说我们要发展智能通信。”迟楠介绍,早在2010年人工智能尚未兴起之时,王威琪就看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在他的引领下,学院不少教师都加入人工智能与通信结合的相关领域研究工作中;学院还成立了智能科学工科实验班、技科实验班,努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打造学科优势。
作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威琪积极带领复旦乃至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壮大。多年来,他带领研究团队,联合复旦航空航天系、基础医学院、高分子系等院系,努力在生物力学、数字医疗、生物医用材料等学科交叉领域合作发力,发挥不同学科优势,推动学科融合创新。
今天,学科交叉融合被学界看重。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王威琪就已坚持将物理学、数学、电子学、医学等多学科融合起来发展。
“先生从复旦物理系毕业后,又到电子工程系做电子方面的研究,然后把电子和医学相结合,成为医学电子学领域专家。他自己学术发展的轨道就是一条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王威琪的学生、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说。
20世纪80年代,王威琪所带领的科研组运用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提出采用独立的双超声束Doppler效应定量测定血流速度,克服超声Doppler效应中的“夹角影响”,提高了血流测量的准确性,该成果在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学科的交叉融合、跨界创新,也让王威琪拥有很多医学界的朋友。8月26日晚,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赶去见了王威琪最后一面。
“他在人才培养和学科方向引领方面给了我们许多真知灼见。”毛颖说,王威琪院士团队与华山医院多年来合作紧密,双方共同成立智慧诊疗实验室,围绕大脑疾病自动化诊断、可视化的手术导航系统,颅脑超声诊断小型化、微型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在脑疾病、脑肿瘤的智慧化诊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同时,联合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共同打造“产、学、研、医”一体化联合实验室。作为国内超声领域的领军人物,王威琪引领中国医学超声的发展进程。
平易近人、和蔼乐观,是晚辈对王威琪先生的一致评价。对待年轻人时,这位卓有成就的学术大家更像是一位“家人”,不遗余力地创造机会、提携后辈。
“当我遇到学术上的困难时,他就会像对待家人一样听我倾诉。他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总会开导我们,每次和他谈完,都感觉如沐春风,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坚定。”毛颖说。
“学生坐大沙发听课,院士坐小板凳上课。”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翌说,她在医学超声实验室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每学年都见到王威琪在恒隆物理楼的办公室给研究生上课。
郭翌说,上王威琪的课是最开心的,他上课风趣幽默,不仅讲超声医学知识,更多的是通过知识传授做人的道理。“每当遇到科研瓶颈时,王老师总说年轻人遇到挫折不要怕,只要有目标,一定会成功。”郭翌说,即便在她毕业留校后,王威琪也一直关心着她的成长与发展。
去年秋季开学,迎新视频《你好,复旦新生》里,王威琪院士还神采奕奕地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复旦新生。如今,又是一个迎新季,只是斯人已逝。
汪蒙琪 章佩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