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矿二代”弃矿投“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陈政 实习生 汪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9月06日   07 版)

    冯益广(右)和父亲冯康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

    1998年出生的冯益广已慢慢习惯“农民”这个新角色了,他皮肤晒得黝黑,下地干活时常常戴个大草帽,最长一次在地里待过15个小时。

    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他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从没想过自己会过上“向土地讨生活的日子”。他是安徽益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在和父亲冯康生一起,承包安徽省广德市邱村镇白云村2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油菜和水稻轮种。

    冯益广是不折不扣的“矿二代”。白云村盛产萤石,萤石是氟利昂的主要原料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发展矿业企业,冯康生在2007年开办了矿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常年开采萤石,给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冯益广儿时的记忆里,白云村就是“黑云村”——空气中时常漂浮着灰尘。当地干部群众意识到,“吃自然饭”的路子走不通。2014年起,广德市开始集中整治矿山,冯康生响应号召关停矿厂。

    2019年起,广德市打造高标准农田项目,进行农业新技术推广,白云村两委牵头协调土地流转和整治,将村里2000余亩土地集中管理。“矿停了以后,人不能闲着,要找个事做。”闲不住的冯康生决定转型试水农业,他第一时间打电话邀请儿子回乡和自己一起干。但电话那头的冯益广有些犹豫,他担心自己难以胜任。查阅资料,了解到家乡发展农业势头兴起,且现代农业都是机械化运作,在父亲劝说下,他动了心。

    2019年年底,冯益广返回了白云村,他一边跟着老农民和专家学农业技术,一边自学机械农业知识。2021年7月,受台风影响,农田大面积受淹,秧苗成片倒在淤泥里。冯益广急得天天失眠,好在村委会和县里农业部门伸出援手,加强灾害防范技术指导,联系保险理赔。望着稻田里七倒八斜的秧苗,冯益广下定决心:“农业生产受天候影响大,不确定因素多,要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抵御风险。”

    当地农业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培训,冯益广场场不落。今年,公司引进了无人机和拖拉机、插秧机等机械设备,冯益广计算过,人工播洒农药,从早忙到晚只能覆盖50多亩土地;应用了无人机以后,6个小时能够喷洒400亩田地。一有时间,冯益广就手把手教农民操作机械,改变他们传统的农业观念。目前,公司有10位长期工人和20位短期工,都是当地村民。

    操作无人机受风速影响,会造成喷洒不均匀,他挑太阳落山以后干活,经常忙到夜里12点,深夜两三点起来继续干。公司经营的土地来自9个村民组,分为三大片区域,冯益广和父亲经常一跑就是一整天。冯益广自学了病虫害防治和除草、选种知识,知道什么时节该干什么,“不敢有一点懈怠,也不能投机取巧”。

    白云村党委书记卢萍介绍,以前农民承包土地,抱着小农生产的理念,每人种一小块地,不成规模,“我们帮助企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建路搭桥、完善灌溉水系,实现田连片、路相连。去年亩产水稻达1200斤,村集体收入增加20万元。龙头企业做农业,能给农民带来土地租金收入、用工收入,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

    “农业周期长、回本慢,做起来急不得。”冯益广经常一个人住在公司里。不忙的时候,他也经常去田间地头走一走,和乡亲们聊几句,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年轻人,自己不好好干,怎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呢”。

    (视频拍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剪辑制作:实习生 汪甜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陈政 实习生 汪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9月06日 07 版

“看展式社交”兴起,助推艺术走近大众
“矿二代”弃矿投“田”
AI“监工”给传统施工行业戴上智慧安全帽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