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春晖遍四方

——二〇二二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群像素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9月07日   03 版)

    走进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提到李粉霞,学生亲切地称她“霞姐”,同事则赞许她为“省机数控铁娘子”。

    李粉霞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首届高职高专双师型优秀教师。从教20余年,她恪守为师之责,时刻要求自己要做到为人师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投入到她所热爱的职教事业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9月6日,中宣部、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包括李粉霞在内的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他们有的深耕思政课堂、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有的勇攀科研高峰、取得显著成果,有的一辈子扎根基层、矢志奉献山区教育,有的创新思路方法、为孩子倾注大爱深情,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

    有爱才有教育

    教育是爱的艺术。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对这句话做了极好的诠释。

    “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儿童,弟弟的成长、母亲的不易、家庭的艰难,我从小看在眼里。”因此,周美琴1987年从上海浦明师范学校毕业后,便选择了特殊教育,至今已坚持35年。

    刚当教师时,周美琴便遇到了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这名学生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为了拉近距离,周美琴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给他讲故事,冷不防孩子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她脸上。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被人打耳光,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她强忍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之后,周美琴不仅变换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渐渐地,孩子有了可喜的进步。

    爱不仅仅是奉献,还有付出之后的那份幸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教师孙怡始终认为,“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记得刚担任班主任时,孙怡一次所带班级都是3岁左右的孩子,刚入园的孩子分离焦虑严重,情绪波动很大。班里有名刚满3岁的小女孩,每天午休时都大哭不止,一天孙怡准备去抱这个小女孩时,胳膊被小女孩狠狠咬了一口。孙怡不急不恼,轻轻抱起小女孩,用母亲般的手抚摸拍打着,慢慢地小女孩进入了梦乡。看着孩子安静的样子,孙怡觉得哪怕苦点儿累点儿,也是值得的、快乐的。

    很多教师不仅爱孩子,更爱自己的事业。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在41年的教师生涯中两度放弃进城的机会,立志实现“让乡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教育”的梦想;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杨明生数次拒绝发达地区的高薪聘请,长期坚守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克服恶性肿瘤带来的病痛,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两度援藏支教,用一腔热血,点燃了雪域高原灿烂星辰。

    正因为他们的坚持,更多孩子得以享有优质的教育。这无疑是一份大爱。

    要为人师先做“大先生”

    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孙正聿的名字。2003年金秋,孙正聿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有媒体报道曾这样评价他:听他讲课,如同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吕思清的小提琴演奏、徐悲鸿的奔马图,美轮美奂,出神入化,飘逸遒劲。

    很多人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先要有一桶水。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用自己从教40年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要“为人师”首先要做“大先生”。

    他提出了“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推进了当代中国哲学观念变革,引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他的著作《哲学通论》改变了哲学“理论晦涩”的印象,成为全国高校通识课教育的经典教材。

    孙正聿说自己特别欣赏钱伟长先生的一句话:“一名大学教师,不讲课就不是大学教师,但如果他不搞科研,就不是一个好的大学教师。”正是教学与科研让孙正聿具备了超强的理论思维能力。

    与孙正聿相同,91岁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依然奋斗在科研一线。

    20世纪50年代,水声在国内属于空白学科,需求迫切,国家选派杨士莪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回国后,杨士莪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开辟了中国水声专业新的专业化领域,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作为中国首批博导之一,杨士莪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建立了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中国水声科技和教育事业,杨士莪一直是排头兵、带头人,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还有更多教师在自己的领域内默默奉献,努力寻求着突破和创新。

    为响应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授张先庚将研究方向聚焦“一老一小”特色。她牵头主持的四川省护理专业“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对全省青年教师悉心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凝练发展方向,提高科研教学能力与水平。

    一块屏幕打开思政教育新天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极大丰富的今天,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是很多教师在思考的问题。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郭晓芳的尝试走出一条新路。

    2015年11月,郭晓芳所在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基础教育网络联校授课校,对口帮扶宁乡的3所偏远农村学校。然而,一开始却“遇了冷”——学校里几乎没有教师报名参加授课。

    不过,勇于尝试的郭晓芳主动报了名。2016年春季学期,学校网络联校如期开班,郭晓芳将课堂搬到“云端”。第一节课上,透过屏幕看到三四十张农村孩子纯真无邪的脸,郭晓芳落泪了。

    此次“触网”后,郭晓芳愈加坚定了将网络教学进行到底的决心。2019年,郭晓芳走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教育电视台承制的“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总班主任、总制片人。

    “我是接班人”是一堂思政课。不过有别于传统思政课,这堂课没有教材、课程体系、教辅材料等。知道许多中小学生是“追星一族”,郭晓芳请来了袁隆平、钟南山、杨长风、杨孟飞等多位“大咖”来授课。目前,“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累计学习人次超过12亿。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很多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作为“党建、学术”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多年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并联系指导研究生党支部,注重对青年师生的帮扶和引领,多次组织各类“学思践悟”交流活动,既对青年教师和学生严格要求,又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为这句话,很多教师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正如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所说的那样:“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因为当看到满脸稚气、不谙世事的孩子,经过自己的教育,变得成熟、懂事,成为爱学习、爱劳动,有道德、有理想的小伙子时,一种骄傲和幸福感就会荡漾在心底。

    在很多教师心目中,自己从事的是一份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9月07日 03 版

十年打造“大国良师”
春晖遍四方
激荡清风正气 凝聚党心民心
传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