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9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攻坚硬科技 聚焦专精特新

创投十年“蝶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9月21日   04 版)

    “如今中国的LP/GP(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通常指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者/管理者——记者注)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前,清科创业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在一场行业峰会上说。

    倪正东参与过对300多家企业的投资,经历了国内创投市场近10年的发展与变化。在他看来,中国的创投市场在快速发展,同时也助力许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

    如果说技术创新是高科技产业的引擎,那么创业投资就像是燃油,驱动着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甚至行业龙头。近10年间,创投机构的快速发展以及投资风向的转变,折射出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蝶变”。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股权投资活跃机构只有1000多家,到2020年增长到4000多家。2021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12327起投资,同比上升63.1%;投资总金额超过1.4万亿元,同比上升60.4%。此外,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热点也在转移,硬科技投资方兴未艾,大额投资案例聚焦在IT、先进制造、新基建等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许多城市也发布政策吸引VC/PE等创投机构聚集,更多创投资金投向专精特新、“卡脖子”等关键环节。

    日前,广西南宁产投集团发起设立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基金中的基金,简称FOF),首期总规模100亿元。该母基金将重点围绕南宁市重点发展的铝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新材料、林产品生产加工、食品生产加工六大千亿产业,以及南宁市重点推动发展的其他产业布局投资。

    母基金通过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筛选,帮助投资者优化基金投资效果。地方政府背景的母基金往往通过支持其他创投机构,撬动对更多行业的投资。因此,业内也有“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的说法。

    近年来,母基金已经在各省市遍地开花,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重庆、江西、安徽等地纷纷设立母基金,有的规模超百亿元。这让原本聚集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开始向各地扩散。各地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希望帮助更多企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

    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史云中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股权与创业投资的专业人士,伴随着各地政府对创投机构的重视,成立于2014年的毅达资本不断发展壮大,累计管理的基金规模已增至1200多亿元。史云中认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还处于一个高速成长过程当中,中国科技自强自立、产业链自主可控,需要大量的创新资本去支持。”

    在史云中看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处于风险中时,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保证了产业链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创投机构布局中国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恰逢其时。

    这家业内知名的股权投资研究机构也发现,近年来投向“硬科技”的资金明显增多。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尽管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步伐显著放缓,但10亿元以上大额案例仍然主要投向半导体、汽车、IT及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汽车、半导体行业的投资热度逆势增长,而互联网、连锁及零售、食品饮料领域投资下滑较为明显。

    在这些愈发受到创投资本青睐的领域中,涌现出不少专精特新企业。工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涌现出一批“补短板”“填空白”企业。

    在前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参与投资了21家。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王世海近日在第一届专精特新技术创新大会暨科学家创新创业论坛上表示,还有约六成的专精特新企业没有获得私募机构的垂青和投资,其中包括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企业。这说明投资机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广阔的施展空间。

    翻看主流创投机构的投资企业名单可以发现,有不少被投企业具备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

    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减速器是上游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会直接影响到机器人运行的精度和性能,但全球机器人减速器市场有近八成的市场份额都被日本企业占据。

    2003年,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研究机器人用精密谐波减速器,受到资金及生产场地限制,原有的谐波减速器产能不到10万台,无法满足下游行业的需求。

    2016年,国投招商投资绿的谐波,并通过投后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发展。此后,绿的谐波启动了二期50万台谐波减速器产能的智慧工厂建设,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规模化生产,最近还负责起草了相关的国家标准,打破了日本企业在全球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垄断。在众多创投机构的帮助下,绿的谐波于2020年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市值最高达300多亿元。

    事实上,2019年成立的科创板催生了一批“硬科技”上市公司,也引领了创投市场的新方向。

    根据万得(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43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3年合计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6235.09亿元。据统计,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支出增速、研发人员占比、研发投入等指标普遍高于A股市场整体水平。

    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的研报指出,未来科创板有望在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鼓励长期投资者入市、引导科创板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向上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助力资本市场更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的资本市场近30年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制度完善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舞台。”王世海认为,作为创投机构今后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在投后管理中帮助企业加速科技创新,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治理结构,走向资本市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9月21日 04 版

创投十年“蝶变”
国务院港澳办:港澳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日益增强
教育部:十年来超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归国
“逐梦行”主题大秀秀出“飞行梦想”
坚定文化自信 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
光华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