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总投入,还是财政性、一般公共预算、非财政等渠道用于教育的钱,10年都翻了一番。”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了我国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情况。
“一看比例,更要看基数。”郭鹏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是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一个目标。
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年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名义增幅(8.9%)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幅(6.9%)。
郭鹏说介绍了教育投入的4个“翻番”:第一个翻番是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2011年是2.4万亿元,2021年达到5.8万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长9.3%。第二个翻番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1年不到2万亿元,2021年达到4.6万亿元,是2011年的2.5倍,年均增长9.4%。第三个翻番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011年是1.6万亿元,2021年达到3.7万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8.8%。第四个翻番是全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2011年只有不到6000亿元,2021年达到1.2万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8.6%。
“二看基数,更要看格局。”郭鹏说,投入的基数大了,意味着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厚实了。也可以说,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教育的“家底”也是一个小康的“家底”。
郭鹏说:“这个‘家底’,概括起来是3个80%”。包括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80%来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80%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80%来自地方。可以说,10年来,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三看总量,更要看生均。”郭鹏说,在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番的同时,生均经费水平同样实现历史性跨越,生均财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2021年全国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幼儿园9506元、普通小学12381元、普通初中17772元、普通高中18809元、中职学校17095元、普通高等学校22586元,分别是2011年的3.3倍、2.2倍、2.4倍、2.5倍、2.1倍、1.5倍。
“四看增量,更要看结构。”郭鹏说,这10年教育投入,仅增量就有3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亿元。这些钱都用到了哪里?“我们始终坚持结构合理就是最大的效益,进一步调整优化了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总体上,是“三个一半以上”:各级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各项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各个地区间,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教育经费特别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原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新增财政教育资金更多向薄弱环节、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是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优先保障。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2021年达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8.9%,10年来,占比始终保持在一半以上,在各级教育中比重最大。
二是把学前教育作为“短中之短”优先补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学前教育的经费,2021年达到2700亿元,年均增长20.6%,在各级教育中增长最快,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从普及发展迈向普惠发展阶段。
三是把“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坚中之坚”优先支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占到50%以上。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中西部地区的,占到80%以上。
四是把“建档立卡”等深度贫困学生作为“困中之困”优先资助。10年来,学生资助政策和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所有公办民办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五是把教师工资待遇作为“本中之本”优先落实。教育经费支出重点逐步从投资于物转向更多投资于人。
本报北京9月2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