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化传承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民日常生活中,是云南安宁市保护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一系列的措施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市政主干道的125个电箱柜柜体全部披上彩绘“外衣”,原本灰暗的电箱瞬间变得绚丽多彩、赏心悦目。
安宁太平新城是安宁市白族聚居最多的地区,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2%。为保护传承好白族文化,该街道先后建设了桥头白族文化村史陈列馆、民俗小院、册峨村民族文化传承培训基地、“映像太平·白族风情”民族主题公园等;主干道沿线125个电箱上,彩绘内容以党建、民族团结、绿色生态等为主题,沉浸式开展民族文化宣传,使这些电箱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同时,在市民文化学校开设了舞蹈、声乐、瑜伽、太极拳等10门课程,免收学费,不限人数,将班级开到村小组;辖区内200余名群众和白族文化研习人员组建了白族八角鼓队、霸王鞭队等表演队,编排《千人霸王鞭》《舞龙灯》等民族舞蹈,进行展演。此外,白族语言培训班、民族手工刺绣培训、非遗手工扎染培训、“寻找最美白族菜”、民族文化运动会等活动,促进了全民健身与文化传承的融合,让辖区各民族同胞在艺术熏陶和体育运动中,共享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
密马龙苗族合唱团成立于2010年,他们走出大山参加了省内外合唱比赛,屡次获奖。2011年3月,在东南卫视举办“闽中吉祥林,欢乐合唱团”比赛,获得第二名。2021年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推进,禄脿街道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建设了合唱团排练室,选拔新成员,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定期指导。组建文艺队11支,经常性开展海湾女子舞龙队、大哨花灯小戏表演等文化活动,促进了各族群众彼此了解和感情交流,推动了当地民族民间文化振兴。
多年来,密马龙村把传承和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团建旅游” 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助推苗乡群众增收致富。先后整合资金3500万元,完成“密马龙村幸福新苗乡”危房改造,让248户苗乡同胞从土木危旧房搬进了苗族特色新居;实施进村道路提升、民族广场等项目建设,打造花卉景观点、芦笙传习馆等基地,建成7000米民族文化“健步走”步道,形成了“民居特色突出、周边环境协调、民族风情浓郁”的民族特色村寨。
同时,还打造“风情苗寨”特色节目,将苗族歌会、苗族婚嫁迎娶、斗牛、芦笙等民俗文化整理,成为旅游文化项目;在密马龙幸福新苗岭寨门前开展“苗家迎客礼”;在芦笙传习馆前,表演芦笙舞等。同时,通过举办“花山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搭建特色乡村旅游平台,打造自身民族文化活动品牌。
安宁市县街街道石庄村充分挖掘文化底蕴,通过大力宣传爱国精神,让村民“爱国”“爱村”,打造一张颇具特色的“石庄历史文化名片”。成立滇剧传习馆,引进云南滇剧院帮扶发展计划,培养滇剧人才。此外,还与云南艺术职业学院、西南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合作建设学生实习基地、研究生毕业论文实践基地等,通过校地联建扮靓乡村,助推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中共安宁市委宣传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