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细品耳熟能详的唐诗中的热爱与故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11月22日   12 版)

    一年前,在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引名句用典故,讲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大唐“诗仙”李白传奇的人生历程,生动赏析其一生中的多篇传世名作,将诗人的豪放飘逸与清新自然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年后,程郁缀再次登上第十四届文化中国讲坛,这一次,他“请”来了另一位诗歌大家,他是李白的忘年之交,是杜甫笔下的“饮中八仙”。他生逢盛世,仕途顺遂,是唐代的长寿诗人,他就是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贺知章一生官至秘书监,人称“贺监”。在程郁缀看来,在贺知章的人生经历中,其与李白的交往不得不提。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已颇负盛名。经好友吴筠推荐,李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奉诏入长安,翰林供奉。据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於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那一年,贺知章虚岁84岁。贺知章见李白英姿豪俊,又请其所写之诗文。李白拿出《蜀道难》以示之。贺知章读未竟,赞叹不已,惊呼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于是称李白为“谪仙”,并“金龟(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的一种配饰)换酒”,一醉方归。而“谪仙”也成为李白一生中最喜欢、并引以为豪经常自称的一个雅号。

    贺知章去世后,李白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对酒忆贺监》,深情地回忆道:“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和李白与贺知章的忘年情谊一同留香千古的,还有贺知章的诗歌作品。程郁缀分享的第一首贺诗是七言绝句《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天来了,诗人以欣喜的目光看着新柳的主干如碧玉妆成。丝绦,就是旗帜上的垂缕。第一,很美。碧和绿乃是生命的本色,是大自然中植物的基本色。第二,层次分明。诗人从柳的主干写到柳条,再写到柳叶,层次非常清楚。第三,这首诗题为咏柳,实则颂风。后两句是诗人心口相商,自问自答:那一排排整齐、鲜亮、透嫩的绿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是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挥动二月春风的剪刀精心剪裁出来的艺术珍品。”程郁缀如此赏析道。

    诗人越是将春柳写得美好,越是在烘托春风惠物之功,因为这一切美好都是春风带来的。风无形无色,既摸不到,也抓不住,只能借绿柳来彰显,通过咏柳来赞颂,可谓是泼墨在柳而归趣在风。全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爱、对美的爱,成为咏柳诗中的名篇。

    除了对自然之美的赞颂,对故乡的感怀也是贺知章创作生涯中的重要题目。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写下怀念故乡的诗歌,但其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还要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程郁缀说,这首诗便是好在无一字说家乡“好”,却每一个字都流淌自诗人的内心深处。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的光芒虽不如其一耀眼,但同样语浅意深、耐人寻味。诗曰:“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的故乡毗邻镜湖,镜湖便是如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鉴湖。诗人离开家乡已久,无情的岁月风霜已经消磨了村里大半年纪大的亲人。唯有门前的镜湖水,春风一起,又如往年一样春水涣涣、碧波荡漾。程郁缀说:“故乡的风景依然,但人事不再,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引起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强烈共鸣。水是故乡甜,山是故乡青,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管走到哪里,不管何时,不管境况如何,都不应忘记自己的故乡,并把热爱故乡的淳朴感情,升华到热爱祖国的理想高度,为百姓的幸福、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1月22日 12 版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在守正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
诗圣笔下的仁爱家国
文理交融 探求“人文化成”之道
细品耳熟能详的唐诗中的热爱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