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而立之年的北京金融街,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1月23日,2022北京金融街论坛年会落下帷幕,全球近400位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会,探讨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街诞生于1992年,其后30年间,陆续迎来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大型金融机构、重要金融行业组织,成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地,也见证着中国金融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变迁。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评价,在中国从贸易大国发展成为贸易强国的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也快速升级,在部分领域,特别是金融科技方面,开始领先于国际,为中国外贸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说,过去10年,北京金融资产总量从85万亿元增长到190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0%,已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首都金融业发生的重大变化、取得的重要成就,集中呈现在金融街2.69平方公里的区域中。
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见证了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银行体系更加丰富,保险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过程。他说,30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已从种类单一的银行体系向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发展,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已经超过400万亿元。
不足3平方公里的金融街上,拔地而起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也见证了金融业的非凡历程。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介绍,2006年北京银行入驻金融街。近年来,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从不到1万亿元发展到超过3.2万亿元,成为首家突破3万亿元的城商行。作为以“北京”二字命名的银行,服务首都不仅是稳定大局的基本盘,更是北京银行走向未来的动力源。从2020年年初到现在,北京银行累计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及再贴现发放贷款近千亿元,在北京地区银行业中排名第一。
作为入驻金融街的外资机构,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及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看到,外资在中国的业务有着越来越多的新机遇。他说,回望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从侧重单向到兼顾双向、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放宽,北京金融街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拥抱开放、拥抱变革、拥抱创新的过程。
2021年9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入驻金融街。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贵华介绍,截至目前,新三板、北交所累计服务超过1.3万家中小企业,帮助超过7000家民营和中小企业实现融资近6000亿元。
“金融街不仅是北京的金融街,中国的金融街,更是世界的金融街。”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孙硕提到,如今,金融街的决策监管、标准制定、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合作的功能持续强化,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服务国家金融改革、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成为中国高端产业聚集度最高、金融人才最聚集、人民币资产流量最大、税收贡献最为突出的功能区。
面向新征程,金融街还将持续发力,见证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更多“高光时刻”。
孙硕说,未来,西城区将持续高水平地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建设,着力打造财富管理产业聚集的资产管理高地和以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为载体的金融科技高地,引进培育重点金融机构数量不低于100家,金融领军人才不少于100名,实现高质量挂牌上市企业达到100家,更好地引领创新发展、开放发展、联动发展和融合发展,把金融街建设成为金融功能聚集、金融市场开放、营商环境一流、国际影响力彰显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 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