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微更新”让古城街巷焕发新活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12月28日   04 版)

    在苏州市姑苏区的狮林苑小区,金山石路面齐整干净,井盖绘有荷花丙烯画,绿植盆栽错落有致,古城街道呈现了新气象。这得益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员师生志愿者团队,用微设计激活街道空间,产生了新故事。

    2012年10月26日,由苏州原平江、沧浪、金阊三个老城区合并而成的姑苏区成立,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姑苏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如何让古城在保留原貌同时,焕发新生机?苏州工艺美院组织了一支技术硬、业务强、服务周到的党员队伍,以文化挖掘作为古城微更新的基本工作方法,深入梳理古城的街巷历史文化资源,以宏观史学的视角,结合微观史学的深度,探寻街巷历史遗存的价值,以此作为更新建设的重要依据。团队还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段,营造古城历史街巷的空间内涵和特质,活化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古城新活力。

    校地结对共创“微更新”党建实践基地

    2021年7月4日,苏州工艺美院与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姑苏区城管委、姑苏区委组织部、沧浪街道党工委等部门开展校地合作交流会,讨论苏州古城街道更新合作事宜,并明确以32#与33#街坊作为首次古城微更新校地合作试点区域。

    同年7月至8月,在多方参与下,学校多次组织环境艺术学院的党员师生团队,对32#与33#街坊进行现场实地走访、考察调研,同时通过资料收集、居民走访了解民意等方式,因地制宜设计打造景观文化小品、居民议事长廊、志愿服务点、网络联动站等便民利民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增加人性化、人文化设计,做靓古城风貌,做实景城一体。

    为促进领域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服务共享,学校还与沧浪街道道前社区党委结对共建实践基地,为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提供组织保障和阵地支撑,摸索古城微更新的党建引领机制。学校组织党员师生在社区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建一支“先锋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出一个“金点子”,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办一件“暖心事”,为居民解决一件身边疑难事做一个“好项目”,策划开展或参与实施一个社区为民服务项目,树一个“新形象”。

    2021年11月,师生团队来到道前片区32#街坊,对其中的古宅、古井等开展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并征集走访居民改造意见。师生团队深度挖掘街坊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脉,就古城保护与更新与沧浪街道开展深度合作,实施紫藤架、德寿坊井盖等点位“微更新”,并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设计与建设,助力“小巷红韵”“邻里红韵”党群服务阵地打造,呼应区域内居民的真实需求,推动古城保护更新、城市社区治理迈向长效治理。

    为古城“微更新”献计献策

    盛家浜是32#街坊的一条短巷,百米余长。苏州工艺美院师生团队查阅历代舆图与老旧照片,发现盛家浜巷子虽短但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就一直留存至今。民国以后临街河道被淤塞填没,现场只留下两根牌坊柱和无数历史故事。因此,团队提出用水波瓦铺装恢复旧河道意象,以板桥样式装饰入户通道、又以艺术装置的方式“复原”牌坊,最终用新改造的巷子装载盛家浜的陈年老酒。

    这是苏州工艺美院师生团队为古城微更新献计献策的项目之一,而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共建平台。平台由苏州工艺美院和姑苏区委牵头搭建,采用“短期工作营”和“联合设计专题”两种合作共建模式,旨在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着力破除区域、领域资源流动壁垒,系统地集成多方力量,形成联合优势。

    2021年10月20日,姑苏区沧浪街道居委等委托环境艺术学院开展“32#街坊老旧住区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公共设施完善工程”,对街道巷口、老旧小区等区域进行环境改造。其中,以天河花园与瓣莲巷1号小区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示范点,改造方案利用两个小区内部的公共区域、架空层等推进休憩亭、议事空间等建设,同时也回应了居民的绿化整治、设施适老化需求,改造大门让救护车通行,增加了休闲设施。

    师生团队联合姑苏区委、姑苏区古保委、城管委、住建委等部门,围绕古城保护提升目标,充分整合各单位技术、人才、资源优势,重点推进“红韵系列”伙伴计划,并结合净美街巷、拆违治乱、网络治理等工作,开展“微更新,微改造”,充分发挥优质师资、专业技术优势,推动古城保护更新,注入设计力量。同时,团队还因地制宜推进“小巷红韵”、“邻里红韵”党群服务阵地建设。

    打造老百姓心中的“暖心会客厅”

    在苏州老城区,有一批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新公房”。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煤卫合用的“老公房”相比,“新公房”大多数有卫生间和厨房,居住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但20年过去了,这批当时让人羡慕不已的新公房如今也变成了有各种问题的老新村。

    尽管街道对这里的各种外环境的升级改造,解决了不少问题,但通往家门的单元楼道的公共空间成为人们关注的死角。作为一所艺术类专业院校,苏州工艺美院有为人们创造生活中的美好的责任。因此,师生团队就想帮助居民进行小区楼道公共空间的微更新,这样既可以解决居民实际生活需求,让空间适合共享,让社区更加美丽,又在细微处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过程中,学校采用“志愿项目+校地合作”的模式,成立师生志愿者团队,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聚焦姑苏区8个老旧小区居民对楼道环境提升的实际需求,重点对48个楼道进行微更新、微改造,通过江南文化、文明新风、道德模范等主题,将楼道公共空间营造成为有温度的“暖心会客厅”。

    今年11月底,环境艺术学院的同学来到狮林院做老小区的微改造,每次去半天,不到一个月已经去了三四次。他们在井盖、配电箱上画了荷花,让老新村有了“新皮肤”,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师生团队用“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文明有我,姑苏更美”“姑苏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等文明引导用语营造氛围,突出温馨感。此外,在楼道内电表箱、楼道拐角处、过道墙面,师生团队结合楼道主题加以设计,通过墙绘、画框、亚克力板等形式上墙,美化楼道公共空间。

    如今,学校将整个项目设计归纳为“五心”理念,即爱心、热心、放心、开心和信心。通过艺术提升的方式,让文明暖心、让文化润心,使楼道公共空间成为每个家庭的温暖延伸。

    (信息来源: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2月28日 04 版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微更新”让古城街巷焕发新活力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引擎”助力打造“一港一城一区”
安踏集团:赋能体育教育 撬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