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1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宿迁市创新形式推动理论大众化

“草根讲师”成百姓学习理论的好帮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尤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1月19日   01 版)

    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古城街道楚苑社区,“爱心洗衣坊”是个神奇的存在:3台洗衣机、1台烘干机,每天“轰轰轰”响个不停。有老百姓不解,怎么有那么多衣服要洗?

    33岁的楚苑社区副主任、“青年学习社”社长赵倩与志愿者是这里的常客,他们把一件件衣服进行归类,洗好后铺平、叠好、装袋……

    6年前,赵倩来社区工作。因为热心肠、做事干练,当地老百姓都喜欢找她唠家常。

    68岁的社区居民沈新启照料着腿脚不方便的老伴,还要照顾正在上学的孙子。最近,沈新启摔了一跤,伤了腿。由于行动不便,一家老小的脏衣服如何清洗,成为他犯愁的事儿。

    他没想到,赵倩登门了,还主动表示帮忙。赵倩当时就把需要清洗的衣服收拢好,带回社区的“爱心洗衣坊”。

    “以后每周两次,我们上门来取,洗好就送回来,保证准时!”赵倩说。

    作为基层宣讲员,赵倩最近的重点工作是向社区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她时常带着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在唠家常中宣讲。当向沈新启提到“我们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他对赵倩说,你们做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事。

    在沈新启心中,像赵倩这样的基层社区干部积极为民办实事、把群众放在心头,这就是对二十大精神最好的诠释。

    土生土长的“草根讲师”成为老百姓学习理论的好帮手,“草根宣讲”也从农田到心田。近些年来,宿迁市创新形式推动理论大众化,形成“庭院课堂”“板凳课堂”“田间课堂”等一批理论宣讲品牌,让群众“坐得住、看得懂、听得见、用得好”,切实把二十大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

    “讲着故事,大家就觉得有意思,就爱听。”这是吴柏霖的宣讲“秘籍”。他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写进讲稿,与老百姓分享。

    今年34岁的吴柏霖大学毕业之后报名成为了“苏北计划”志愿者。2013年,他在乡镇工作时,发现当地不少老百姓从事仿真花相关工作。

    “这倒是一条乡村致富的好路子!”吴柏霖说干就干。没过多久,他就开了公司,带着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

    他说,仿真花加工是幸福的工作,平时哪家结婚办事、乔迁,红红火火的喜庆场面,就需要大量的仿真花。“我们的工作可以见证别人的幸福,多有意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吴柏霖印象最深刻的是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他觉得,像自己这样的青年,就应该扎根农村,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奉献青春。

    其实,吴柏霖的创业也并非一直顺利。最困难时,工厂停工好几个月,他一度想放弃。当时他刚好遇到70多岁的村民蔡万玲,她问吴柏霖:“你厂子啥时候开工啊?你开工了,我还回来,我们大家想跟着你干呢!”

    蔡万玲年事已高,两个孩子都在城里打工,不经常回家。她同20多个村民一起在吴柏霖的厂子里工作,每月能拿2000多元,平时还能照顾家里。

    “是啊,还有这么多乡亲等着我呢,我不能放弃!”宣讲时,吴柏霖不止一次提到这段故事。他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精神和乡亲们的期盼,是他一直往前走的动力。

    像吴柏霖一样的宣讲员用真实的故事、动情的宣讲,成为理论政策最好的“翻译官”。如今,宿城区52支宣讲队伍、200余名宣讲骨干专兼结合、各扬所长,把“大道理”转化为生动的“小故事”,让老百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理论、悟理论、懂理论、信理论。

    1993年出生的陈雯是宿城区项里街道关口社区的网格员。2019年,她接手宣讲任务时还有些紧张:“我怕自己讲不好,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呢?”

    后来,她敏锐地发现,社区内的几个小公园是“交通要道”,每到傍晚时分,老人、孩子、年轻人都会在小公园内聊天、玩耍、散步。于是,她决定“拿下”这个交通要道。

    为此,她还专门联系“苏北大鼓”的传承人胡博。从1979年开始练习“苏北大鼓”的胡博,用一面鼓唱了半辈子。接到陈雯的求助后,他欣然同意。结合自身生活的变化,他写下了学习二十大精神的唱词。

    如今,韵味十足的“苏北大鼓”,配合上陈雯的理论宣讲,成为傍晚时分关口社区中最受大伙儿关注和期待的“明星节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尤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1月19日 01 版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北京两会里的青年发展细节
温暖的嘱托 奋进的力量
“草根讲师”成百姓学习理论的好帮手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