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区里新增不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标识,它是否意味着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文化生活便利呢?”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是指城乡居民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公共文化场馆,享受有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由浙江温州举办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2022年“走进发布厅”全媒体发布活动上,面对现场观众的提问,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朱云华当场解答,向市民推介温州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举措、新成果。
近年来,温州市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立足“人民中心”,紧扣精准服务,将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纳入文化温州建设版图,融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并带动全市各类文化创新项目积极“入圈”。
“有别于传统的图书馆、书店,城市书房里温馨、亮丽、舒适,让人有种家的感觉。”在温州市南塘街城市书房里学习的陈同学说,“我最初就是打算在书房避雨,没想到误打误撞,发现了‘新天地’。现在我已经成了书房的忠实粉丝。”
2022年11月,温州城市书房批量上新,南戏文化、龙舟文化、海塘文化、中医药学……每座书房主题鲜明,兼具颜值,在开放当天就收获了不少粉丝。其实,早在2014年,温州就在全国率先建成第一家24小时免费开放的城市书房。此后,城市书房便如雨后春笋,开遍瓯越大地。目前,全市已建成136家城市书房,总面积超3.48万平方米,总藏书142.7万册,累计接待读者1506.28万人次,流通图书1480.13万册次。此外,作为城市书房的乡村延伸版,另有80家百姓书屋散布于田间村头,共同为全市“15分钟文化圈”点亮阅读之灯。
“城市书房是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为实现人民精神共富进行的一次生动实践。书房体系内实现统一标准、统一配置,纳入全市总分馆体系,实行图书统筹配送、通借通还,为市民提供免费、均等、无障碍的阅读服务。”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当城市逐渐被灯火点亮,位于温州市区的小坝坊文化驿站里聚集起了众多年轻人,“发·声”音乐艺术展吸引着周边群众前来拍照打卡,与文化分享人交流当代音乐风格,沉浸式体验声光结合的音乐艺术……这家嵌入在老城文创街区的文化驿站,以半开放的空间、纯公益的服务,为周边居民打造了一种“慢生活”。
作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有效抓手与具体实践,202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将文化驿站纳入省民生实事,在温州市地方标准《文化驿站服务规范》基础上制定《浙江省文化驿站建设指南》,要求全省新建100家文化驿站。
作为继城市书房之后温州公共文化的又一创新品牌,近年来,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社会力量打造定位为时尚化、休闲式、体验版、互动型、文艺范儿的文化驿站,并将其作为特色分馆纳入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使之成为温州文化建设的新地标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油站”。截至2022年12月,温州共建成文化驿站262家,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乐享公共文化生活。
“瓯海山根音乐小村文化驿站、瑞安梨园文化驿站、苍南长泰茶书院文化驿站等,或根植文创园区,或融入新型商圈,或嵌入百年老宅,均成为独具特色、功能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文化驿站实行“一站一品”,在统一标识设计、资源调配、对服务进行标准化专业管理的前提之下,鼓励各个站点基于空间类型、资源特色、团队专长等个性化特质,进行涵盖音乐、戏曲、书画等多元领域的文化主题探索,为市民精准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精神文化服务,以最少的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城乡各类公共文化空间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浙江,2022年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000个,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十项民生实事。截至2022年11月底,温州已高标准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项目,共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890个(目标850个),完成率达105%。
除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外,温州还陆续创新发展了非遗百家坊、乡村博物馆、百姓书屋等公共文化品牌,并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景区拓展。
目前,“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已在温州全市贯通,覆盖村社区893个,覆盖人口290万人,覆盖设施3354处,文化社团5495个;活动发布量达39205场,1758万人次参与,文化志愿者52571人。
“接下来,我们要从现有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两大品牌拓展到文博、非遗、艺术等领域,通过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打造、非遗在社区试点、文艺星火赋美工程等,持续推出如非遗百工坊、乡村艺术团、文艺繁星计划等一批具有温州特色、全省示范、全国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共享品牌。”朱云华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