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上午,伴随着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风在江苏省盐城市聚亨路小学冉冉升起。在这所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高作镇陈甲村党总支书记鲁曼为学生作了题为《奋斗吧!新时代少年》的讲话,回溯自己扎根乡村振兴留下的一串串脚印。
之后,没有片刻休息,她又赶往建湖县城,参加县委组织部牵头召开的人大代表交流会,为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建议做更细致的调研。
这只是38岁的鲁曼履职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深耕乡村振兴、乡村党建、青年创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共形成人大代表建议41条。
在鲁曼看来,人大代表连着人民大会堂和基层一线,既要把老百姓的话带到人民大会堂去,也要把大会堂的声音传回基层。
鲁曼1985年出生在苏北的一个临海小镇,2009年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早一年毕业的男友廖正军看到了国内火鸡市场的商机,毅然从上海辞职回到老家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创业,养殖火鸡。
创业初期,廖正军坚持把养鸡的生活点滴在QQ上与鲁曼分享,她都是只看不回复。直到有一天,她按捺不住好奇去养鸡场一探究竟。
“两三间旧校舍里,在几百只火鸡‘簇拥’下,老廖正弯着腰往鸡食槽里加饲料,地上全是斑斑点点的鸡粪。”这一幕至今仍令她印象深刻。
2010年,她不顾父母反对,去农村与老廖创业。养殖场的事业越做越大,2012年前后,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鲁曼流转土地近100亩,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建起了天和珍禽生态农庄,同时发起成立了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
2013年,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创收近千万元。两年后,为响应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鲁曼又创办了“乡旮旯众创空间”创业平台,引领高校毕业生、回乡人员、留守妇女等进入创业团队,“乡旮旯众创空间”也成为本地全民创业的品牌。
村民们把鲁曼称为“乡旮旯”里的致富状元,陈甲村也因此获全省首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称号。
2018年,鲁曼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5年来,她感受最明显的,是身份转变后“视野与格局的打开”,除了带领村民致富,她会花更多的精力在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关注点也更为多元。
在走访调研中,鲁曼看到乡村振兴仍有短板需要补齐,比如,乡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足,乡村经济与电商兴起之间尚有鸿沟……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鲁曼希望推动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共同振兴乡村。她发起创立“全国进乡下乡创业服务联盟”,以此为载体建立乡村智库,把有心致力于乡村建设的人组织到平台上,带动更多的青年为乡村振兴出谋出力。
为推进创业服务培训,她创办了军曼职业培训学校,先后为4500余名农村留守、失地群众提供创业、直播培训30余场次,直接带动60多名村民成为乡村网红主播。
令鲁曼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更多优质政策的落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更有不少外地人涌入自己的家乡。“能明显感受到,并肩同行的人越来越多,前方的光也越来越亮!”
鲁曼在调研中发现,城市离退休人员中有许多人渴望回乡村养老。在她看来,退休人员返乡养老既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振兴乡村经济、重建田园文化的有益探索。鲁曼曾建议,重视“返乡养老”模式,让城市离退休人员通过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参与到乡村振兴中。
作为青年代表,鲁曼也关注青年问题。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鲁曼建议通过生物识别技术设置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规范。当年夏天,鲁曼应邀参加了有关部门组织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研讨会,与国内知名游戏公司代表一同参与讨论。鲁曼回忆,当时不少公司表示会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尽快落实到位。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鲁曼又将目光瞄准“视频会员为何还要看广告”“新兴业态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等社会热点话题。这些在青年群体中非常“接地气”的问题是鲁曼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