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科普“社会生存学”一点都不多余

伍里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2月17日   08 版)

    如何坐公交车、如何坐地铁、如何吃麦当劳、如何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近日,抖音短视频博主“打工仔小张”把这些看似大部分人都熟知的生活常识拍成科普视频,火爆出圈,一个月内涨粉百万,更是被众多网友戏称为“社会生存学顶流”。

    看到这样的“教学”案例后,也有网友直呼“这也需要教?这也能行?”然而,这种看上去很“小儿科”的知识供给,之所以能收获大量关注,正是因为这种知识对有些人来说,是“缺货已久”的必需品。而这样的人群,看似“小众”,却依然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博主“打工仔小张”新获得的百万粉丝便是这一群体的“显现”。

    而百万“求知者”背后,同类人不知凡几。此前,73岁退休教师杨维云在直播间教授拼音,获得包括七旬老人在内的几万“在线”学生一事,便是明证。“因为真的有很多人没有吃过快餐,没有坐过地铁,他们真的很怕露怯”“没出过县城的高中生需要博主的关怀”……网络上,这样的真诚表达,反映出这一人群知识结构上的缺陷、生活阅历的不足。这本是一种令人心疼、值得消除的遗憾,正如“打工仔小张”所言,希望能给初入社会和城市生活的朋友做一些生活经验科普,“并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城市里,从小就有坐高铁和飞机的机会”。“授课者”的出现,帮助他们走出了手足无措的尴尬和困境。

    一个人掌握和不掌握某些知识,既有必然性,例如是否经历了专门的机构教育、是否愿意接受知识的洗礼;也有偶然性,例如由于没有走出过大山,有些孩子对高铁、出租车甚至手机,一无所知。这种状况,确实反映出一种知识鸿沟的存在,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努力“填平”的地方,而不能成为忽视他们的知识需求、放弃对他们进行知识支援的理由。

    暂时“不知道”,不等于永远“没知识”。一些群体的知识缺憾,既是客观存在的“洼地”,也是有待注入文明力量的地方。带动更多人刷新知识,进入更美好的生活状态,消除人际间在知识命题上的隔膜,可谓任重道远,但什么时候行动起来都不算晚,以任何方式展示公益心都有意义。

    活跃于新媒体领域的知识“垦荒人”以实例告诫我们,总是有人处于知识爆炸的“静音区”,所以要善于听到那些微弱的声音,要善于看见那些“卑微”身影的存在,尽力保持一种善意的、积极的知识互动,保持一份人之为人的基本共情。那些在自己先行掌握了某些知识后就立马希望帮到别人的好心人,体现出质朴的人文关怀精神。他们的尝试,带给人世间以温暖、信心和希望。

伍里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2月17日 08 版

打掉保护伞才能消灭“高启强”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年选择
稳就业离不开更为精准的帮扶
毕业5年存款5000:“失败”的年轻人也能活得开阔
科普“社会生存学”一点都不多余
城管撕春联 撕掉了什么
作业“9点熔断”,真能减轻课业负担吗
彩礼“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