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每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就业的议案提案都备受瞩目。今年全国两会,你关注就业领域的哪些问题?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进行了一项题为“两会在即,你最关心哪些议题”的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共有2201人参与。调查显示,最令受访者犯难的就业问题是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然存在。49.2%的受访者希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助力应届生就业,56.7%的受访者期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指导。
徐萍是法学类专业的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在上海求职。她吐槽,面试过的企业,有80%都问过她“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结婚”一类的问题。这让她很反感,“婚育对女性求职者来说非常敏感,甚至有‘一票否决权’。我觉得很荒唐。”虽然不认可这样的企业文化,但一再错失工作机会,也使她感到很烦恼。
36岁的二孩妈妈王佳,去年年中辞职至今一直在找工作,前不久刚经历了年龄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在一次终面环节,她和企业CEO、副总谈得非常愉快,得到录用的答复。可第二天却接到了人事部门收回录用通知的消息。原因是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担心她工作精力有限。“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很难找到工作了。”
在就业方面,哪些事情让大家犯难?调查显示,最令受访者犯难的就业问题是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在选项中位列第一(47.5%)。
李淼淼是杭州一所二本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这一周,她和往常一样,在线上投递简历,线下面试。她坦言,找工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顺利。“感觉自己缺乏明确的求职意向和职业规划,不清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其他问题还有: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难匹配(45.4%),灵活就业缺乏社会保障和配套政策支持(40.2%),符合期待的工作岗位较少(40.1%),个人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37.1%),就业渠道有限,获取的信息少(36.8%),存在虚假招聘、收取费用等陷阱(35.9%),“僧多粥少”,竞争激烈(35.7%)等。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存在就业问题,不犯难。
王佳期待,能有更多有效手段保障求职者权益,对违规用人单位加强执法力度。同时畅通维权渠道,提高职场歧视案件办理速度,鼓励求职者依法维权。
在就业方面,人们希望获得哪些支持?数据显示,49.2%的受访者希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48.5%的受访者期待消除不合理的就业限制和歧视,45.5%的受访者建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44.3%的受访者建议提供更多就业岗位,42.6%的受访者期待职业规划课程更接地气更实用,40.9%的受访者希望加强互联网求职平台监管。
李淼淼感到,自身定位和职业目标不清晰是学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学校职业规划课的效果非常有限。课时不多,还往往是大课、选修课,学生重视不够,老师也难以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她希望高校的职业规划课能结合专业量身打造,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一对一精准帮助并追踪求职进度,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支持和辅导,做好就业托底服务。
本科应届毕业生潘文静表示,每年来校招聘的企业都比较固定,并且大多青睐强势专业,这使其他学科的学生面临对口优质岗位少、就业渠道受限的困境。“特别希望高校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发更多实习机会、招聘岗位。”她还指出,不少同学都存在应聘技巧不足的问题,甚至在一些招聘环节中不知所措。“学校应结合专业内容,展开线上、线下求职技能辅导。”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对于这一被热议的提案,潘文静表示非常支持。“这两年毕业的学生,就业受疫情影响大。如果能放宽对毕业时间的限制,适当保留应届生身份,能很大程度缓解毕业生的焦虑和压力。”
助力应届生就业,56.7%的受访者期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指导,54.0%的受访者希望多组织校园招聘,拓展求职渠道,52.1%的受访者建议开发更多见习岗位,增强就业能力。其他还有:健全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体系(48.6%),提供更多面向应届生的岗位(41.8%),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和经费支持(33.1%),对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帮扶(20.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