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大的芦笙大赛,让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县长杨凯印象深刻。比赛是去年11月在三都县举行的,妇女们身着盛装、头戴银饰,手拉着手,男女芦笙手吹着芦笙,缓缓在县城走过。
那是当地第一次举办芦笙大赛,来自贵州省各地的102支队伍、800多名选手参赛。当时统计过,参赛选手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七成。举办芦笙大赛那几天,全县的酒店都住满了,去餐馆吃饭也要排队。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近些年,越来越多人感觉到,乡村在变得热闹起来。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党总支书记董建新的感受是,“喝烂酒谝闲传、打麻将的人没有了,跳广场舞健身的人增加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几年,董建新所在的元古堆村也在积极尝试发展新的产业。村里打造“红火渭源”名片,开始涉足红色旅游。再加上“花儿会”、“送戏曲下乡”、创拍秦腔剧《元古堆》等活动,村里的文化内涵更为厚重。
这些活动,也让元古堆村更具活力。董建新说,通过开展红色旅游,元古堆村成了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31万人次,文旅产业链上的村民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在三都县任职两年来,杨凯有个很深的体会:乡村振兴需要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比如,以前当地人过“端节”(水族最重要的节日——记者注)时讲究排场,过节那几天,家境较好的人家会花掉两三万元。为了过“端”,杀牛、杀猪都很常见。近几年,经过政府倡导,民众逐渐改变观念,开始节俭过节,花费降到了三五千元。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如今,这也是很多地方努力的方向。
杨凯说,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三都县很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水族的马尾绣国内闻名,全县扶持了3万名绣娘,其中40岁以下的占三四成。
杨凯认为,乡村的文化振兴,一定要跟农民的生活联系起来。如果脱离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很难持续。为此,三都县尝试将民族节日与发展旅游相结合。游客来到县里体验民族节日,可以去村寨住民宿,甚至住到村民家里,参与感很强,村民也能多一些收入。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年轻人,年轻人要在家乡留下来,也需要文化滋养。
杨凯则在思考:“年轻人如果要回来的话,他回来干吗?回来后有什么样的发展?这是比文化更直接、更现实的命题。年轻人为什么不回来?因为可能回家乡后,很多事情做不成,发展受限。”
为了吸引年轻人回乡,当地做了很多就业创业的扶持工作。三都县一对年轻夫妻两年前回乡,做网络直播,卖贵州的农特产品。县里为他们提供了器材、场地等支持。去年一年,夫妻俩在网上的销售额达1300万元。他们的成功,也吸引了身边的朋友跟着回乡发展。
除此之外,县里还有年轻人养羊、种羊肚菌,县里帮他们投资、建加工厂。光是羊肚菌,就带动了100多人就业。“创业文化也是一种文化。”杨凯认为。
近年来,杨凯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人们开始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杨凯记得一位70多岁的水书(水族的文字——记者注)传承人很担心,如果没人学,等将来他过世了,对水书的解读就会失传。这位老人主动向政府申请,把他对水书的解读全部录下来、保留下来。
如今,网络为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三都县有一名短视频博主,专门唱水族山歌,有80多万名粉丝。杨凯注意到,这位博主平时做直播时,有四五百人在线,这在三都县形成了学习水族山歌的小圈子,很多人喜欢学。
去年,贵州省台江县的“村BA”篮球赛火遍全网,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杨凯知道,贵州农村地区一直有这样的体育赛事,节日期间,很多村寨都会自发组织篮球赛、足球赛,“这种文化已经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迟早会火”。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文化也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三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光霞说,村里努力营造文明乡风,不少村民加入村里的志愿服务队,给老人理发、搞卫生、免费义诊,给留守儿童送学习用品、辅导功课。今年正月闹社火,三台村几百名村民参与进来,排节目、当观众,还有人主动捐了自己买的网红烟花“加特林”。
杨凯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文化振兴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的形成,本来就需要时间积累。所以说做文化振兴不能急,就像从一个一个小切口,比如旅游经济、节日经济、民间的体育赛事等,持续去做,文化的东西才能够保留下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王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