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电影院,看到《流浪地球2》片尾字幕中出现“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自己的名字时,邵蕾感觉“两年前种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邵蕾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2018级本科生,在前不久上映的国产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中,她和51位师生一起作为翻译组成员,参与了影片线上翻译工作。
邵蕾与《流浪地球2》的结缘是个巧合。本就是科幻迷的她,在微博上看到《流浪地球2》的先导海报,发现上面的阿拉伯语部分存在错误,找到相关渠道反馈后,她受到邀请,阴差阳错地成为剧组的阿拉伯语兼英语顾问。
亚洲学院2019级本科生郑铸庭是最早进入《流浪地球2》翻译组的同学之一。2021年8月,他从外研社的一位老师口中得知剧组正在寻找多语种翻译,在简单询问了工作内容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其实,早在2019年《流浪地球》第一部上映,郑铸庭就非常受震撼。在他看来,这部电影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有机会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倾注力量,他自然是乐意至极。作为亚洲学院的联络员,他还积极帮剧组联系了其他所需语种专业的同学。
对科幻的爱好是很多同学加入工作的初衷。俄语学院2019级本科生代天骄说,自己从小就喜欢阅读《海底两万里》等经典科幻作品,对于刘慈欣、郝景芳等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也十分喜爱。但现实中的工作和想象存在差距。对于第一次参与科幻电影幕后制作的他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对影片制作中大量科技类词汇和原创性表达的翻译。
亚洲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晨曦负责印地语部分的翻译。“很多时候在翻译之前必须弄明白那些专有词汇的中文是什么意思”,她举了一个影片原创概念的例子,“比如‘数字生命’,它表达的是以数据形式储存到计算机中的另一种生命延续方式,但是在印地语里并没有这个词。”
为了找到对应目标语言中最准确的翻译,他们有时候尝试先借助较为准确的英文翻译进行转译,有时候还需要额外阅读大量的外国新闻稿、科幻类作品、艺术类作品等材料,寻找对应的名词解释。
《流浪地球2》涉及了汉语普通话、俄语、英语、印地语、法语等多种语言,也在北美、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东、非洲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上映,并取得了出色的海外票房成绩。
作为开设了101种外语的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培养理念与《流浪地球2》希望让更多国家、文化在作品中得到呈现的初衷不谋而合。郑铸庭回忆,影片筹备副导演曾说,《流浪地球》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越多国家参与进来越好。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在小语种方面的专精,为电影制作团队提供了部分语言制作的帮助。
最开始,他们的工作只是编写影片中一闪而过的不同语言的上百个姓名;后来,他们逐渐参与了一些长段文件、人物对话、电脑界面、衣服标签以及其他布景和道具上的外文翻译工作。
剧组工作的不确定性,使得线上工作的响应速度非常重要。进组较早的邵蕾在前期参与了部分剧本英语和阿拉伯语的翻译,还体验到了线上值夜班的艰辛。拍摄安排有时需要道具组连夜制作道具布景供第二天拍摄使用,而有些布景需要翻译组提供翻译,她必须随时待命:“这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提供既精确又及时的翻译,对于我们的翻译水平和工作能力是一次宝贵的历练。”
除此之外,为了适应不同的用语场合,同学们必须不断创新表达,在平面设计上追求最为符合的翻译方式、句子长度,在字幕翻译上寻找最贴合外语习惯的用词。西葡学院2019级本科生冯巧玉的主要工作是将一位巴西宇航员布设月球核弹相控阵的台本全部翻成葡语,但她学的是欧洲葡语,两者在词汇和语法上存在一定差别,为了不让演员感到别扭,她在翻译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巴西葡语资料。
在面临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时,剧组提供了前期准备工作的成果和后期技术上的支持。对于冯巧玉而言,这也是帮助他们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她回忆起刚进组时,剧组提供了一个内容翔实的表格,里面包含了电影相关专有名词的汉英对照,部分还包括俄语和法语。从真实的宇宙现象、太空环境类词语到虚构的基础设施、联合政府部门架构都已经确定。在工作中,一些单凭语言类专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剧组会交给幕后的顾问团队讨论。大到天体物理、军事相关的条例、等级,小到一个摄像头的专有名称,都会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甚至为了让一些台词的外语版本更有韵味,这个团队里还包括了外文诗人和作家。
在参与翻译的过程中,对于影片的内涵,他们也产生了更多的体会。郑铸庭至今仍能背诵出影片开头的那段台词: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让我想到当下人类共同面临的困境,想到澳大利亚山火、汤加海啸,想到被战争炮火夷为废墟的城市。”郑铸庭说。
这些亲身参与影片翻译制作的同学,在把这部影片介绍给世界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传递给全世界。“从2008年奥运会到2022年冬奥会,再到《万里归途》《流浪地球2》,北外学子都在发挥着自己的多语种优势,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这是我作为一名北外人独有的骄傲与自豪。”邵蕾说。
胡桐 金晓蕾 潘佳颖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