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岛的时候我21岁,眼前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山上全是荒草,看不见一个百姓,但是我们没有被眼前的一切打倒。我们来到凤尾山庄严宣誓,一定要将大陈岛建设好。”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白云街道举办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实践营”里,张其元老爷爷向一群小学生讲起了自己60多年前去大陈岛垦荒的经历。
对于台州人民来说,大陈岛是一颗有着红色记忆的“东海明珠”,大陈岛垦荒精神更是台州的城市精神。近日,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走进台州市,了解了大陈岛的故事。
1955年,国民党当局从上下大陈各岛撤逃。撤逃之前,对大陈岛的各种设施进行疯狂破坏,并在岛上埋设1万多枚各式地雷。24个村庄尽被烧毁,下大陈的10多处水井、水池、水库和遗留的码头大多被炸,岛上几乎人畜无存,焦土上还残留着铁丝网。1955年11月,时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的胡耀邦来到浙江考察青年工作,在听闻大陈岛的状况后,当即提议,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组织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重建大陈岛。共青团温州市委承担起了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去大陈岛的任务。队伍组成后,《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刊发了消息。团中央派代表到温州送贺信和队旗,队旗上绣着“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
1956年1月31日,首批227名14至22岁的青年志愿者踏上了大陈岛。截至1960年,先后有5批467名来自台州和温州的青年陆续上岛支援建设。
青年垦荒队员的任务就是要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开荒种地,开展养殖畜牧、海洋捕捞。队员们发誓要“苦战三年,改变大陈面貌”。经过几年奋战,大陈岛不仅恢复旧有产业,还发展了水产加工、食品加工、砖瓦制造、机械修理等新产业。垦荒队员们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了大陈岛从荒凉破败变成“东海明珠”的美丽奇迹。
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大陈岛,重新提炼了大陈岛垦荒精神,归纳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这16个字。
2016年5月5日,在大陈岛垦荒60周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张其元的小孙女张婧怡与其他11名椒江区的小学生,以“垦三代”的名义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联名信,传达了要将“垦荒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的美好愿望。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孩子们回信,勉励他们要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为了将“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承下去,2017年12月,白云街道决定成立一个“垦荒精神实践营”。2018年2月,第一期实践营活动正式举办。实践营开办的第一期,黄雪玲就给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江浩南报了名。
黄雪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江浩南一共参加过七八次实践营活动。让黄雪玲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活动,是孩子们分组体验“创业”的感受,每个小组大概有三四个孩子,他们的任务是白手起家,发挥自己的才智,赚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然后把得到的收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给贫困家庭的孩子。
江浩南小组的4名同学商量后决定去商场和超市门口“卖艺”。孩子们在寒风中表演了4个小时,最终赚到了100多元钱。午餐时,4个孩子都舍不得花钱,最后买了两个面包,每人分吃了半个,剩下的钱都捐给了慈善组织。黄雪玲感到,经过一天的“创业”,江浩南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有一期实践营,江浩南学习了垃圾分类知识。孩子们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去社区和学校的垃圾站观察垃圾分类情况,然后又去了垃圾焚烧厂,了解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经过实地调研后,各个小组根据观察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针对可以改善的情况,尝试设计出更合理的垃圾分类方法,并向学校里的老师、同学,以及街道社区里的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这些实践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各行各业的不易,对父母和社会都多了一份理解和包容,自己也有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孩子做事情不再抱怨,也不会半途而废。这也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一种传承。”黄雪玲说。
白云街道宣传委员汪乃禾告诉记者,“大陈岛垦荒精神实践营”项目将弘扬垦荒精神融入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孩子来说,垦荒精神的16个字可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实践营的活动是把垦荒精神跟生活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感受和领悟,从而内化于心。”汪乃禾说。
汪乃禾介绍,每个寒暑假,白云街道都会举办一期“垦荒精神实践营”,参加实践营的孩子大多是小学生,也有初中生,每期都有二三十人。除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体验活动外,实践营还为孩子们举办具有教育意义的讲座,例如请老垦荒队员张其元给孩子们讲述自己当年在大陈岛上艰苦奋斗的垦荒经历;请新一代垦荒人王圣农讲述投身大西部,垦荒建设30年的感人事迹等,鼓励孩子们成为弘扬劳动精神的时代新人。还组织孩子们成立“小小垦荒宣讲团”,带领孩子们走进企业,为大人讲述“大陈岛垦荒精神发展史”“大陈岛垦荒精神16字内涵”等。
截至目前,大陈岛垦荒实践营已经开展了10期,有固定讲师团1支,志愿服务团队2支,共举办讲座20场、各类教育实践活动100余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