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君也曾受到网络暴力的困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这位四川省苍溪县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说,他在前几年两会期间提出建立游戏分级制度等建议后,“一些网友对我进行语言攻击,我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李君认为,若继续放任,或许更多人可能被伤害。
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期间,共有29位代表、委员就整治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提出建议、提案或通过媒体报道发声。
在谈到网络暴力治理和青少年遭遇网络暴力维权现状时,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用到的字眼是“刻不容缓”。
2022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郑灵华因两张染粉红色头发的照片突遭网暴。大量谩骂、侮辱的言语出现在评论和私信里。今年1月23日,她不堪网络压力抑郁而终,在遗书里把网暴列为走上绝路的原因之一。
“她被网暴后,并非没有向平台投诉,但投诉后没有得到平台的重视。”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韦震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也不知道去找哪个部门,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热线、监督的电话给她帮助,在多次投诉未得到重视的情况下,“她就崩溃了”。
多位人大代表认为,网络暴力对当事人的伤害已超过现实中的直接伤害。
“社交平台上带有暴力或不实的文字、视频,其危害性比现实中更大。”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认为,在平台和营销类账号的助推下,这些有害内容能在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对个人、单位和集体产生极负面的影响,舆情暴发后进行补救往往已经来不及。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河北齐心律师事务所主任齐秀敏说,网络平台要不断完善对被网暴者的实时保护机制,加强对重点群体的救助保护。
“各大平台应设置一键防护功能,同时,建立快速举报通道,向用户提供针对网暴信息的一键取证等功能。”全国人大代表、台盟浙江省委会专职副主任陶骏建议,相关平台应真正实现针对网络暴力的“一键防护”。
他介绍,当事人为讨回合法权益,需要收集、固定证据,但这个过程,会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且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建议法律界专业人士介入,对其提供免费援助。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徐诗晓关注到“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她认为这是打击网络暴力的标志性案件,建议特别是在涉及公共利益的自诉案件中,检察机关可以主动作为,依法行使公诉权。
多位代表、委员呼吁针对网络暴力立法。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连续3年关注网络暴力,他认为需要逐步从运动式整治转向常态化治理,建议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
他认为,当前法律层面对于网络暴力缺乏精确定义,以及明确的可操作性司法解释,尤其缺乏反网络暴力的专项法律条款作为指引,这导致在实际诉讼过程中,法官裁判规则无法统一,自由裁量权较大,应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定义和范畴,以具体化的法律条文指导司法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汇业(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魏青松表示,法院要依法妥善审理涉网络暴力案件,向社会传达对网络暴力零容忍的态度,增加造谣、施暴成本。
“这些建议都很有意义。”3月1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多位代表委员强烈呼吁加快出台网络暴力针对性立法表示。
“现有的法律法规仍存在针对性不强、衔接不畅、效力不高等问题,制度实施效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李长喜说,下一步将从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角度,进一步加大建章立制的力度,及时出台相关部门规章,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推动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强化对当事人的保护救济,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顾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