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迄今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刘更生教授经历了第一次授课尝试:真正完整地从思政角度讲述古今医学人物。
这门课名称为《大医精诚》,是系列思政课程《大国风范》中的其中一讲,听课学生来自山东长清十所高校联盟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如何拓展课程广度,更具普适性且通俗易懂”,常年深耕中医文献领域的刘更生坦言,这不啻“全新的挑战”。
对于山东教育界来说,整合十所高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力量联袂打造,同样是首次尝试——《大国风范》课由此成为省内首个高校联合建设的在线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
2023年新学期伊始,《大国风范》开始了第5个周期的运行。据统计,从2021年正式开播至今,《大国风范》累计选课两万余人,累计互动56.11万次。除长清大学城10所高校之外,还有河北大学、辽宁传媒学院、新疆警察学院等全国各地29所院校选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之一。
如何在专业教育中彰显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一直是摆在全国高等院校面前的教学改革难题。这正是这门思政课诞生的背景。
“经过系统调研,我们发现,之前课程思政一般都是单个学科在挖掘思政元素,往往造成专业性强,但趣味性较差,降低了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此外,在课程建设持续多年的基础上,一般是先有课程再有课程思政,思政点挖掘不够充分,表达不够完善,大大削弱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长王琳介绍。
课程思政亟待改革和创新——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这一调研结果得到了周边多所高校的大力支持,并达成合作共识。
这番合作的基础正是成立于2018年的长清联盟。该联盟由驻长清大学城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管理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10所学校自愿成立。
2020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牵头,成立教改团队,组建备课小组,开展集体备课,将思政课《大国风范》分解为“至圣先师”“大医精诚”“大国精工”“大国工程”“大国之声”“大国之行”“大国女杰”“至诚至信”“大国工匠”“大国良师”共10个章节,形成统一教案。基于不同学科优势和教案内容,授课老师同样来自这十所高校。
这门课程围绕“厚植爱国情怀和坚定文化自信”的主旨,将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内容系统规划、同步设计,慕课、直播课、实践课“三课堂”动静结合,“知识线—讨论线—思政线”三条主线无缝衔接,力求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2021年3月,《大国风范》正式上线,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十所不同领域的十位教师授课,介绍了教育、医学、艺术、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杰出人物、重要事件,学科各异,但同样的“大国精神”贯穿始终,引导青年学生培养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2020年年初,学校和两所附属医院选拔抽调精干力量支援武汉,不到两小时,报名人数近1200人。临行前,一名年轻的护士将一张写着地址和电话的小纸条递到护士长翟燕手中,平静地说:‘要是我回不来了,过年帮我看看我妈。’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医者,在灾难面前,在民族大义上,谁都不会退缩。”讲述专题二“大医精诚”时,刘更生在将“疫情下的医者”作为教学案例引入,引起学生热烈讨论。
对此,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级儿科专业研究生孙纯洁有感而发:“踏入临床实践的我,除了深深的感动与崇敬之外,内心更有一种使命感。从医学生走向医生,不仅要精进学业,更要智慧圆通,行为方正。”
“和以往思政课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普适性,虽然领域、专业、年龄、年级具有复杂性,但在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等方面的思政引导上,却是统一的。”主讲教师张蕾说。
这门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每堂课设计一个思政要点,面向各学科学生开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跨界融合思维。不仅如此,《大国风范》课真正做到了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同步设计,王琳将其概括为“专业的课程思政课”。
“《大国风范》这个公开课是群英荟萃的大讲堂,是集思广益的智慧结晶,这样的专题教学我们爱听,既全面深入又生动有趣。”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2级惠民班学生苏金滟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课程同时突出山东地域特色,挖掘齐鲁文化资源,讲好山东故事。“至圣先师”中的孔子,山东近代中医第一人刘惠民,“大国精工”中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郭永怀,“大国工匠”中的改革先锋许振超等,都是山东的著名人物。
除此之外,在见面课、实践课的设计中也渗透、融入了诸多山东元素。例如参观中医药博物馆、汽车博物馆、美术设计展等。
形式多样的互动体系也是这门思政课一大亮点。每一讲均辅以图片、视频,通过弹窗对知识点进行答疑解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后台留言,对疑点难点进行讨论、评论、反馈,还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分享、转发。
“学生可以沉浸式享受更具实感的在线学习体验,老师们可以精准把握学情,形成客观的评价标准,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慕课形式突破了选课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知识抵达每个渴望学习的心灵。”张蕾说。
在刘更生看来,“只有打动青年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这一代青年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他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立和自信,温暖鲜活、可亲可信是思政课本该有的样子,打动学生的不仅是认知的启迪更应是情感的共鸣。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都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学形式创新的有益探索”。
2022年,山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大国风范》入选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科教育类)。这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实施思政教学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也为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模板。
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了党委领导、主任负责、多部门协同、校内外辐射的运行组织架构,校党委书记武继彪、校长高树中带头为学生上课。连续4年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培育了百名课程思政教学名手。目前,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特色鲜明并形成示范辐射效应,两批共10门课程获选省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成果在省内院校和全国中医院校均位居前列。
“学校持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武继彪介绍。
武继彪介绍,未来《大国风范》将持续更新“思政教学素材库”,关注时事热点、各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学生的兴趣、需求,将历史、今天与明天相结合,继续发挥课程的育人优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崔国军 于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