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阿拉套山深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已经静静守护了61年。民兵哨所和卡昝河边境警务站合署办公,建立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机制,守护着33公里边境线。
卡昝,哈萨克语意为“锅底”。卡昝河谷没有一年四季之分,气温常年在-30℃至10℃之间,冬季常有风吹雪恶劣天气发生。当地人形容这里,“六月春天到,八月雪花飘,一年四季风,天天穿棉袄”。
2020年7月,刚来到卡昝河边境警务站的许遥远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看出许遥远对未来的迷茫,在警务站工作6年的阿思里别克花了3天时间带他认识哨所。
第一天,去看戍边人的四代哨所。
从地面向下挖一人高的深坑,铺上秸秆和羊毛毡,就是第一代哨所;第二代营房用石头垒成;第三代是彩钢板搭建的简易平房。
阿思里别克给许遥远分享了自己第一天来平房上班时的故事:2015年,平房被一场风雪掩埋,一行人足足铲了3天雪才进了屋。没有电,肉就放在门口的雪堆里,没想到第二天就被野狗叼走了。
看着眼前崭新的第四代哨所,许遥远意识到,“与老一辈相比,现在的条件太好了”。二层小楼面积800余平方米,不仅有暖气等设施,还有健身房、医务室、学习室等,日常需要的补给用1个多小时就能送到。
第二天去巡边。巡逻途经的许多路段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骑马或步行。徒步爬第一座山时,许遥远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站在山顶,望着层层叠叠的群山,他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而阿思里别克早已将33公里边境线周围的沟沟坎坎走遍了,他熟悉每一条沟壑、每一座土包,被牧民称为“活地图”和“移动110”。
第三天,他们去最远的牧民阿斯尔家走访。一进屋,阿斯尔就“埋怨”了起来:“每次遇到麻烦打电话,你们总是第一时间帮忙处理,可我把奶茶烧好了,你们却着急走了,今天一定要好好坐着喝一碗奶茶!”阿思里别克一边笑着点头,一边小声地叮嘱许遥远:“牧民准备好的奶茶一定要喝,要不他们会生气的!”
“在卡昝河,我们不仅要把边境线守好,还要把牧民的心守好!”被阿思里别克朴实的话语震撼,许遥远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阿思里别克成了许遥远的师傅和榜样。为了便于和牧民日常交流,许遥远开始学习哈萨克语。3年多来,牧民驾车被困河沟、牧民在转场过程中急缺生活用品和药品……越来越多的牧民当遇到燃眉之急时,开始给许遥远打电话寻求帮助。
与阿思里别克和许遥远相伴的,还有八十八团的民兵们。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又称“西部民兵第一哨”,平日里,八十八团的民兵和民警一起参与边境巡逻。八十八团综治中心副主任魏明锋说,从地图上看,哨所的责任区只不过是3条沟,但每一条都是通往山口边界线的必经之路,必须严防死守。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民兵就是一个战士。
护边员贺多喜坚守牧区一线25年,曾为26名牧民子女垫付学费,给牧工借款累计8万余元。他经常接送牧民子女上下山,牧区山路崎岖,骑坏了5辆摩托车,被卡昝河牧区的牧工亲切地称作“扎恩多斯”(哈萨克语,意思是好朋友)。行走在大山里、羊群里,贺多喜从青年迈入中年、老年,他用一辈子守卫着卡昝河谷。
61年来,小小的民兵哨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里的护边员熟悉民情边情,堪称戍边“千里眼”“顺风耳”,他们定期开展边境清山踏查、红蓝对抗演练、体能力量提升等科目训练;解决牧民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每年协助牧民转运牲畜6万余头;护边员巡逻累计100多万公里,可以绕赤道25圈。在民警和护边员的戍边故事感召下,近年来,八十八团近百名党员干部先后主动请缨到边境一线值守巡逻、参与边境防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