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6月,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公布。江苏省苏州市和下辖张家港市分别获批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和县域试点,成为全国少数双试点城市之一。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青年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那么,苏州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思路是什么?各界青年对苏州的印象又如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深入调研,挖掘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苏州经验”。
——————————
当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把自己交到这届青年手里时,是带着“礼物”来的。它一手攥着文化,一手带着经济。《孤独星球旅行指南·苏州》把苏州形容为“城市双面绣”:一面是固守旧光阴的“姑苏”,一面是高歌猛进的现代大都会。
如此多面的城市,自然吸引众多青年奔赴而来。据“七普”数据显示,苏州拥有1274.83万常住人口,14-35周岁常住青年人口为427.53万,占比33.5%。
《苏州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让青年生活在苏州幸福倍增”“让青年创业在苏州希望倍增”“让青年休闲在苏州惬意倍增”三大预期目标,这让青年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友好。
让青年在苏州生活幸福倍增
苏州昆山给杨迪的最初印象是少了住房的“折腾”。几年前,大四还没毕业的她拖着行李,从哈尔滨来到昆山,“虽然来之前就知道有住宿,但看到公寓环境后还是觉得惊喜,超出预期”。
如今,在江苏某数据处理公司负责系统运维支持工作的杨迪已经在昆山住了多年,每天从公寓到单位只需要10分钟左右,公寓还专门配备了维修人员。
杨迪所在的徐公桥人才公寓是当地规模较大的人才集宿区。为了帮助更多青年,徐公桥人才公寓还积极融入青年“驿”家品牌,并着力打造“青年会客厅”,定期为青年组织读书班、青春沙龙等活动,被评为苏州市级青年学习社。
昆山只是苏州在住房领域服务青年的一个代表。《方案》明确提出要做到“青年乐居保障体系更加完备,全市人才公寓、以租赁补贴形式统筹的市场房源不少于10万套”。
2022年暑假,苏州不少年轻的“宝爸”“宝妈”都盯上了一项针对6-12周岁小学生的爱心暑托班活动。这是团苏州市委为解决青年职工家庭中孩子暑期没人看护需求,专门打造的民生实事项目。
家住张家港市的85后青年丁益与爱人平时都忙于工作,每到假期,谁来看护孩子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2022年7月,听说社区有了免费的暑托班,丁益赶紧给女儿报了名。
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悦盛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黄燕表示:“从安排场地到组织课程,在团市委的协助下,我们精心准备了各种特色课程,就是为了让暑托班真正办成青年满意的活动。”
去年,为了给基层社区赋能,团苏州市委联动相关部门共发动207家社会组织,1087名社工、3268名志愿者投入到办班工作,同时整合阵地资源,为广大青少年暑期陪伴服务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和安全温馨的场地。
长期以来,团苏州市委从青年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解决年轻人的操心事、烦心事,全力打造最优青年生活发展城市环境,实现“人到苏州必有为”。
让青年在苏州创业希望倍增
“你只需要一个背包、你只管奋勇向前,其他‘包在苏州身上’!”这是2022年苏州向全球“背包客”发出的邀约,希望将人才“朋友圈”扩大到全球。
事实上,不少“背包客”已在苏州落地生根。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苏工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叶青青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叶青青与另外10余位浙江大学的教授一起来到苏州,他们带着自己的智慧,把剩下的都交给了苏州。如今,他们在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大健康等领域持续发光发热,并致力于孵化更多技术创新型企业。
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达兴邦”)创始人刘雪松也是当时来苏州的“背包客”之一,他将多项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科研成果带到了苏州。
他观察到,我国中药工业生产存在工艺研究薄弱、装备水平低、缺乏过程质量控制及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手段落后等问题,于是提出了中药全产业链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条充满了风险的路。针对各种问题,他们建立了职业化经营管理团队,持续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浙大苏工院也为其建立了“十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扶持这些依托研究院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与实体公司。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苏州市政府及各主管部门除了给予创业扶持财政资金和办公与中试研究场地外,苏州市科技局还给予了10余位核心研发人员苏州市高层次紧缺人才、苏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等财政奖励资金,为企业留住核心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目前,刘雪松提出的中药全产业链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通过泽达兴邦的运营,已在国内近百家制药企业进行产业化应用。像泽达兴邦这样,在浙大苏工院孵化下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飞跃的企业已经有70余家,累计为当地纳税超4亿元。
浙大苏工院是苏州与大院大所合作的缩影之一。近年来,苏州与大院大所合作的高端平台载体已达158家,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加速建设,为苏州拓宽人才招引渠道提供了有力抓手。
让青年在苏州休闲惬意倍增
沿着平江路步行,能见到17座古桥,找个巷子拐进去,还会发现隐藏其中的古宅、名人故居,这里就是姑苏老城区的样貌。在这些老房子中,平江路钮家巷东升里6号半的一栋800平方米的三层老楼房正成为青年人集聚地。
90后青年蔡惠贤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这里时还很破败,后来在政府支持下对其进行了修缮,形成“一馆一厅一廊”的空间格局,并命名为“巴黎会馆”,同时被团姑苏区委打造成青年“创艺家”空间。
浓厚的文化氛围、舒心的服务设施,让“巴黎会馆”很快成为年轻人日常休闲、旅游打卡的热门去处。
采访中,多位青年向记者表示,生活除了工作事业,还要有休闲娱乐。因此,能否满足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已经成为青年衡量城市好坏的重要标准。对此,《方案》提出,要“青年社会融入方式更加畅通,‘江南文化’品牌持续深化,文化服务供给不断丰富”。
与其他区相比,姑苏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何凭借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推动休闲文化创意消费,发挥青年在提振消费水平与提升生活品质良性互动中的独特作用,成为团姑苏区委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团区委鼓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年建立社群,输送不同内容、不同频次的活动,保持青年群体对古城浓厚的‘兴趣度’。结合古城更新试点项目,广泛征集青年群体‘金点子’,打造新旧融合的古城更新样板。”团姑苏区委书记金琪说。
如今,蔡惠贤不仅是“巴黎会馆”的运营负责人,还担任着姑苏区新兴青年联合会会长的职务。日常他不仅要招待好来这里“玩”的年轻人,还要服务好“投奔”到这里的新兴青年。
宋云就是其中之一。3年前,宋云受朋友影响接触到汉服行业,精致典雅的设计以及背后隐含着的服饰文化,一下子吸引住了她。“汉服文化与姑苏气质非常契合,我为什么不能在这个领域做点什么呢?”于是,她开始尝试进入汉服圈,并经介绍来到巴黎会馆。
大约住了两年后,巴黎会馆已经满足不了她的业务发展需要,于是,搬到不远处紧邻平江路的巷子,并有了自己的店铺。
在苏州,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为文化创意青年提供了发展的土壤,而青年人创造出的潮流文化又让这座古城变得年轻,吸引着更多青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见习记者 赵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