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00后女孩 守护陵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4月07日   04 版)

    4月4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福山生态陵园,00后“守墓人”谭春燕(左)和冉明珠将纸花贴到已安葬逝者的墓位上。从一所高职院校的殡葬专业毕业后,谭春燕来到这家陵园工作,她的发小冉明珠也在辞职后从重庆市区回到县城,进入陵园和谭春燕共事。目前,全国只有8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殡葬专业,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大都是非科班出身,在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中,专业殡葬人才仍有很大缺口。

    4月3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福山生态陵园,任纯颖、谭春燕和冉明珠(左至右)在商量第二天清明祈福追思活动的安排。她们同为00后,曾是同学。谭春燕和冉明珠是这处陵园的员工,任纯颖也在此实习过,因活动人手不够,特意前来帮忙。

    4月2日,万福山生态陵园,一些建筑材料摆放在路边。这处陵园于2016年开工建设,规划墓位约1万个,目前正在沿着山势开发更多的地块。

    4月3日,(左至右)谭春燕、冉明珠、任纯颖在为祈福活动做准备。当地的丧葬习俗仍然较为传统,她们常常需要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寻找平衡。

    4月4日,冉明珠(左)和谭春燕在陵园的宿舍内化妆。当天陵园要举办清明祈福活动,她们一早起床准备。

    4月3日,冉明珠在陵园办公室签署墓地销售合同。

    4月4日,一场清明祈福追思活动结束后,一名老人向谭春燕(右三)咨询购买墓地事宜。陵园经常组织老年公益活动,给老人提供表演才艺的舞台,还招待老人一起用餐,不少家在周边的老人都会来参加。

    4月2日,谭春燕练习在石板上刻字。两三个月前她刚学会刻碑,现在已经很熟练。目前陵园已安葬80多位逝者,墓碑上的字基本都是陵园的几名员工亲手所刻。

    今年清明节前一天,谭春燕早上6点起床,涂上蓝色眼影和淡淡的口红,穿上一身黑色西装。当天有一场祈福追思活动,她要早早地准备。

    2000年出生的土家族女孩谭春燕,是一名陵园工作者。她工作的万福山生态陵园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陵园背靠白马山,被树林环抱,两侧的白马溪潺潺汇聚于山前。4月初,这里早已鲜花盛开,春意盎然。

    谭春燕2021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还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读书的她到陵园实习,一起来的还有同寝室好友。陵园当时正好缺人,实习期过后,谭春燕选择转正留了下来。

    谭春燕坦言,学习殡葬行业的初衷是“不想和人打交道”。“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批评了我这种想法。”因为殡葬涉及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与客户洽谈墓地销售问题、下葬仪式陪同和引导家属时,都需要细致的沟通,有时更需敏锐地体察对方情绪,并温柔安抚。

    谭春燕小时候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有时过年都回不来。谭春燕觉得,他们不太会与自己沟通,“不太懂怎么去爱。”她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也借宿过很多亲戚家。初中时,家里在县城买了房,也是她一个人住。高中时,她在普通班能考第一名,转到尖子班后,排名一落千丈,被班上同学有意无意地排挤。长期的孤独加上学业不顺,让她陷入抑郁。父亲从打工地回来,为她办了一年的休学手续。

    重回学校后,她也难以再像之前那样努力。“从前成绩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发小冉明珠已经早一年考上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听她说这所高职院校有殡葬专业,即使分数过了本科线,谭春燕也认定了要去学。

    如今,谭春燕和冉明珠一起在陵园上班。冉明珠也是2000年出生,学的是物业管理专业。两个好朋友同住一间员工宿舍,上班就是“下个楼”。

    陵园办公室一共4人,除了两个00后女孩,还有80后总经理张小濡、60后财务大姐蒋友兰。女孩们和前辈之间的交流不像上下级,更像朋友。此前,陵园负责人是54岁的张德兵,老中青三代一起工作、玩乐的日常被谭春燕发到短视频平台,引发几千万网友关注。

    谭春燕在前台的工位正对着大厅的玻璃门。门前出现的,有提前为自己咨询墓地的独身老人,有给因抑郁症去世的女儿买墓地的老两口,还有许多凌晨来下葬亲人的家属和哀乐乐队。

    “可能别人觉得我们已经麻木了,但每次有人下葬我还是会很难过。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谭春燕觉得自己共情能力很强,家属哭了,她也想哭。小狗去世她也会难过,“感觉生命无常。”情绪负担太重时,她会寻找独处的空间,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旅游。

    目前陵园安葬了80多位逝者,墓碑上的文字,基本都是谭春燕和同事亲手所刻,他们能记得每位逝者的大致情况。有些家属在外地没空回来,陵园的几名工作人员也会代为祭扫。一些来选墓地的孤寡老人,对他们格外亲切,因为知道以后是他们来守护自己。

    许多网友羡慕“守墓人”的工作“清闲”。3月份,万福山生态陵园只接收了一位下葬者,日常的其他工作也没有业绩压力,谭春燕和冉明珠上班闲时还可以刷刷视频、追追剧。如果按照城市里的评价标准,她们的工作量有些“不饱和”。冉明珠大学毕业后曾在重庆市区做过小区物业管理员,一部24小时开机的工作手机带在身上,每天面对小区里“开盲盒”般鸡毛蒜皮的小事,时刻担心自己的业绩评价。后来她又做了珠宝销售,同事在暗地里抢单,不到半年她就辞职了。回到老家石柱县的这座陵园工作后,工资低了,但从前那些烦恼都没了。谭春燕的短视频粉丝中,有当老师、护士的,向她抱怨工作太累,人际关系太烦,想来墓地工作。

    但这份工作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今年除夕夜,谭春燕在陵园值班,一些来上坟的老人非要在墓碑前放鞭炮,怎么说都不听,把她急哭了。出于安全和文明考虑,陵园规定只能在指定地点燃放鞭炮,“我跟他说你不要为难我一个小姑娘”,后来年轻的家属都来安慰她。值班那几天,她哭了好几次。

    谭春燕短视频里的常客——54岁的张德兵,是万福山生态陵园上一任负责人,陵园举办清明祈福活动的前两天,他特意回来帮忙。张德兵18岁就加入了殡葬行业,30多年间,从公墓建筑工人一步步做到负责人。在他年轻时,殡葬行业里年轻人就并不少见。他认为,做殡葬行业就是“为老百姓付出,让辛苦一辈子的老人有自己归属的地方”。在他看来,年轻人的加入为这个经常与老年人打交道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还是要和年轻人一起‘打天下’”。

    目前,全国只有8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殡葬专业,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大都是非科班出身。在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社会中,专业殡葬人才仍有很大缺口。

    按照谭春燕的经验,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在现实中能用上的也很有限。比如在当地一些农村,老人追求“入土为安”,有乱埋乱葬现象,对当地的生态和开发都造成影响。要说服他们接受火葬、进公墓安葬,是个漫长的过程。陵园总经理张小濡介绍,他们一直为此努力,有工作人员到县城去宣传殡葬改革,陵园也经常组织面向老人的公益活动,园内到处挂着“推进绿色殡葬”的标语,潜移默化地引导。

    清明节这天,早上下了雨。上午,陆续有人开车到陵园给逝者扫墓,在墓前放上鲜花和香火后,谭春燕引导他们把鞭炮拿到墓地旁的露台上燃放。轰鸣过后,白烟和雨后的薄雾缠在一起,缓缓消散于山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 摄影报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4月07日 04 版

00后女孩 守护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