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块屏改变防灾救灾的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4月11日   06 版)

    2022年4月4日,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码头镇,施工单位在长江江西瑞昌段梁公堤进行长江干流崩岸应急治理工程作业。魏东升/摄

    在江西省许多地区,都有这样一块屏幕,“屏幕”的一端连着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另一端连着众多普通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长江瑞昌段的水位距离警戒线还有10.46m,一旦到了警戒水位,系统就会自动预警,启动应急响应。” 3月31日,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陈卫国站在该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的大屏幕前,演示该市在汛期如何“一屏看水”以及“一屏管水”。

    这个屏幕的应用远不止于此,还可以进行“一屏管山”“一屏疏散群众”,甚至能通过“一屏”实现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全链路管理。

    今年3月24日起,江西省已提前进入汛期,素有“长江入赣门户”之称的九江市瑞昌市已经敲响了水情监测的警钟。陈卫国说,“当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的时候,(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可以告诉你答案。数据,让生产生活更安全!”

    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加上全国数十亿条山河“体检”数据的赋能,这个屏幕还有更多可能,或将改变防灾减灾救灾的未来。

    数据上了“屏” 防汛有了“千里眼”

    “做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推动普查成果的转化应用,利国利民,意义重大。”陈卫国介绍,瑞昌市通过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了当地的自然灾害“底数”,这也让其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进入汛期,水患是江西省不少地区难治的“心头病”,瑞昌市亦是如此。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亦严重威胁当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瑞昌市年均因灾损失超过1亿元。

    普查数据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对此,瑞昌市投资2300万元,搭建了智慧应急指挥平台。灾害种类、风险点、应急力量、应急物资、应急预案等风险普查各类资源数据“上了屏”,通过这些数据,瑞昌市绘制了六张图:“风险隐患”一张图、“应急队伍”一张图、“应急物资”一张图、“应急路线”一张图、“应急预案”一张图以及“避难场所”一张图,“六张图”都汇聚在这块屏上。

    “这块屏是应急指挥调度的‘大脑中枢’。”陈卫国表示,平时通过这张屏幕,可以看到基层一线的即时信息,进行监测预警;一旦发生风险,通过这块屏,可以让指挥调度信息实时直达基层。

    借助这块屏,长江瑞昌段防汛像是有了“千里眼”。陈卫国介绍,瑞昌市智慧应急平台的长江堤防汛预警系统设置了水情监测和灾害预警数据,通过江西省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接入全市水库、河流的监测站点实时数据。同时系统可以接收水位报警信息,结合应急指挥“一张图”,针对不同的水位报警及时对沿江穿堤管道进行封堵,防止内涝。

    此外,在高危地质灾害点,瑞昌市安装了位移感应系统,一旦发生物理位移,系统会自动预警,并通过应急喇叭提醒附近居民紧急转移避险……

    给码头企业吃一颗“定心丸”

    瑞昌市码头镇梁公堤的屏幕连接上了瑞昌市的智慧应急指挥平台。3月31日,在该指挥平台大屏幕前,陈卫国通过防汛视频系统连线了瑞昌市梁公堤四号亭的巡查人员,查看汛期梁公堤巡堤查险情况,目前,一切正常。

    据码头镇镇长、镇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袁志锋介绍,当地启动应急响应后,他们就会组织人员上堤值守,参加防汛的干部群众吃住都在梁公堤上,进行巡堤查险,确保大堤安全。

    治水患,对于位于瑞昌市北部的码头镇来说,也意味着“兴百业”。这里水运发达,不少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然而,早年间,每到夏季,这里水患肆虐,码头的船只以及镇上的企业深受其扰。于是,瑞昌市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往年,只要到了汛期,长江水位上涨,企业就面临防汛压力,尤其是担心江水倒灌,会引发内涝,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雨田如是说,其所在企业正好处在码头镇长江边。

    袁志锋介绍,通过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梁公堤自然灾害和抗灾能力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健康检查”。同时,也查清了长江瑞昌段堤坝上共有30根穿江管道,并测绘出这些管道的高程,这为大汛之年长江水位上涨后封堵管道,以防止江水倒灌提供了数据支撑。

    基于此,梁公堤积极探索“人防+物防+技防”有机衔接,确保安稳度汛。其中,在技防方面,码头镇结合普查数据,融合“智慧监管”平台,构建了集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全流程的自然灾害次生安全生产风险智能化防控体系。在汛期,可以实时监测水位、管涌、泡泉等情况,助力智慧防灾减灾。

    此外,近年来,长江瑞昌段水下岸坡冲刷严重,崩岸险情频发,局部地段岸坡已崩塌至堤脚,严重威胁瑞昌市防洪安全,急需治理。

    2021年12月,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瑞昌段工程正式启动,其中,梁公堤护岸工程达到4290米,这项工程完工后,为梁公堤的防洪又加了一道屏障,这也与长江干堤已建成的护岸工程构成了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

    李雨田表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开展以后,弄清了穿江管道的出水点位,彻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汛期内涝问题,给我们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企业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内涝导致停产停工了。”

    当前,全长5.6公里的梁公堤在瑞昌市19.5公里长江岸线上筑起了一道防洪“防护墙”。3月31日,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媒体基层行”活动走进码头镇梁公堤四号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看到,江面船只来来往往,码头一派繁忙。

    这块屏的“触角”伸到了乡村

    乡村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神经末梢”,也是整个应急管理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事实上,这些“末梢”更需要这样的“屏幕”,一方面,通过数字化监测预防风险;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危险,可以及时上报灾害信息,争取救援最早的几十分钟。

    当前,这块屏幕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些乡村。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岷山乡的15个村都有这样一块屏幕。这些村子的144个监控摄像头、76个应急广播、地质灾害自动警报系统、森林防火自动提示系统、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等都连在了岷山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大屏幕上。

    当有孩子靠近岷山乡607个山塘中的任何一个,在岷山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值守的80后岷山乡辅警许健就会第一时间通过当地的应急广播进行实时喊话,劝阻孩子,或者通知当地的负责人,及时处理,防止孩子溺水。

    入汛以后,许健每天还会通过应急广播定时播报一些防汛信息。

    岷山乡平安楼95后应急干事李明峰表示,这块屏幕在当地的应急管理中发挥了大作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当接到报警信息或者提前发现了风险,不用再到现场或者通过电话一个个通知,节省了很多时间,争取了更多处置风险和救援的时间。

    瑞昌市也在容易发生溺水的水域安装了警戒摄像机及应急广播,平时可播放安全知识、防溺水常识。陈卫国表示,原来发生过溺水事件,今年以来,瑞昌市安装了人脸识别视播一体防溺水装备的水域未发生溺亡事件。“这些水域全部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4月11日 06 版

一块屏改变防灾救灾的未来
一个江心小岛的“治”水样本
90后回乡创业者:干实业最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