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热点聚焦

高质量推动广东海南双向发展

杨海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4月25日   10 版)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此次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湛江市,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其中,“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的重要提法令人瞩目。与此呼应,在去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受委托形成的《打造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先行区——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的报告中,对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以下均称“特别合作区”)的现实需求、目标与任务、重大项目、政策与体制创新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

    近期,特别合作区首期工程已经开工,未来3-5年将聚焦于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重点布局临港经济中心、中央商务区、滨海国际旅游示范带,突出产城融合、先进制造、未来产业。特别合作区是广东和海南相向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两大国家战略协同推进的要冲之地。

    回首改革开放史,1988年,海南从广东省划出成立海南省,并成立了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30多年来,广东和海南两地“分家不分心”,始终紧密合作交流,做到双向奔赴、共同发展。而湛江,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上有粤港澳大湾区,下有海南自贸港,是两大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是广东海南两省联动发展的先行区。目前,湛江正在加快建设广东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要做到高质量推动广东海南双向发展,需要从大湾区与自贸港、经济特区之间、产业协同、民间交流等方面着力推进。首先,要站在国家高度看待两地双向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两大战略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与梦想,二者的互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成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探索和重大推力。接下来,大湾区和自贸港要联手共同开发东盟等海外市场,深化改革,加大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鼓励与支持两地企业最大程度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其次,要加强经济特区之间的紧密合作。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也是对外经济交流最为活跃的地区。深圳作为实力强劲的经济特区,海南作为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长期以来二者在互鉴互学中共同提升。未来,海南更要利用好深圳的产业和创新优势,比如可以在深圳建设“科创飞地”提高海南科技水准,即建立“离岸孵化器”“离岸创新中心”等载体充分运用深圳的科创资源和国际化实力。

    第三,广东海南两地之间的产业协作空间巨大,尤其是海南成为自贸港之后,广东迫切需要借助自贸港政策助力企业高水平发展,助力“双循环”畅通。在海南封关运作之后,广东企业尤其是有实力的科技企业要利用好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即最大限度地扩大资源配置的范围和机会,比如可以在海南开展“离岸研发”和“离岸制造”,推动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和成果的高效转化。

    最后,要进一步拓展广东海南两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两地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也有交流合作重大平台,有助于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发展两地经济。比如,加强两地文化交流,尤其是红色文化交流,讲好广东海南的革命年代和改革开放的故事;加强会展业合作,要充分利用广交会、消博会、高交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平台促进两地资源流通、信息共享和错位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利用好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平台,推动海南文化产业产权保护,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化。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创新研究会会员)

杨海波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4月25日 10 版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展主题教育贵在“结合”
在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中贡献青年力量
高质量推动广东海南双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