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思考的难度与体感的温度

江棘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6月06日   09 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意义。在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再谈“两个结合”,并特别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称其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文明互鉴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在高校历史文化艺术类的专业和通识课程教学中,已成强大共识。我主要从事中外戏剧比较研究和教学工作,教研对象自身鲜明体现着文明互鉴与文化自信的思政内涵,但这并未令我感到轻松。从社会整体看,关于戏剧,尤其是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政策话语与基层认知、实际落实之间,还有不小落差。

    如何让青年学生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实现“两个结合”的年轻化、当代化、时尚化,任重而道远。如果只是唱“高调”,翻来覆去用“古老”“传统”“国粹”的认证给授课对象贴标签,打钢印,反会惹人生厌。当前全社会都在寻求传统经典与现代媒体手段的结合,以新技术和新平台助力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的传播,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整体性的有利氛围、更多的授课资源和易于引发共鸣的切入点。但高校课堂的核心关注始终在育人,不能仅仅把“年轻化、当代化、时尚化”的要求等同于影音多媒体等外在的现代教学手段,而要在更本质的层面,思考课程思政的“方法性”价值,力求生动有效地与现实对话,努力深入每一个同学的智性发展历程与生命成长体验。

    首先,课堂要有思考的难度,这也是“用专业讲好思政”的应有之义。如果学生无法感知智性的光芒,缺乏获得感,就不可能对授课对象产生真的敬畏,而善于提问,带着同学一起“开脑洞”,往往会有意外之效。问题导向的课堂,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历史化的方法论的绝佳操练。戏剧领域有诸多经典问题,例如同样有着祭祀仪式的源头,为何古希腊戏剧直接诞生于酒神仪式,中国的巫傩仪式与体制化的成熟戏曲却相隔数千年?戏剧的溯源,实际上关联着中华文明走向的大问题,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由小见大,同学们自然会郑重视之。

    在具体讲解中,也要注意让悬念感、问题感得以持续贯彻,始终牢牢拽住年轻学子期待挑战的脑神经。例如在原始戏剧形态-傩戏专题,同学们本能上是容易觉得古远隔膜的,乃至会因巫傩的怪力乱神因素产生轻视、抗拒心理。但如果不断向同学们抛出问题——为什么行傩要戴面具?为什么面具是“黄金四目”“吊颚”(半脸无下巴)形态?同学们推理烧脑的热情就被点燃了。进而再提供相关考古图像与文献,鼓励同学们抛弃站在“后来人”制高点的历史优越感,从证据和常识出发,同学们就能打破成见,更好地体悟先民最根本的生存信仰及其合理性。又如在讨论傩面具典型特征时,如何理解其神鬼、世俗形象或严正狰狞,或滑稽怪诞的区别?我会引导大家联系古希腊悲、喜剧的脉络,以及戏曲净丑行当的渊源和脸谱装扮,思考古今中外戏剧文化中的通约性和底层逻辑,令同学们在解谜探秘的快感中,得到古今一线的感喟,同学们也便有能力和意愿去自己回答在课程之初的内心疑惑了:傩戏以及很多古老的戏剧文化,看似怪力乱神,实则有一最基本功能,就是令人有所怕惧,有所敬畏。对神兽、图腾的敬畏,也是对祖先、神灵、上苍、自然和万物灵性的敬畏。所谓敬天礼神,傩的背后是礼,神的背后是天,人神合体的诉求,归根到底是天人合一的祈愿。进而,再结合新冠疫情等切身经历,引导大家反思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中的弊端,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审祖先的智慧和教谕,就是水到渠成的了,往往会引发大家很深的共鸣。

    提问不仅是授课的导入,也可以是开放式的“不结之结”。有些争议问题不应一味回避,相反,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证、富有历史纵深的视野去面对它,才能把握传统文化的复杂性,让尊敬与思考同在;只有真正理性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才有可能获得清醒的、真正的文化自信。以戏曲中“乾旦”“坤生”的跨性别扮演为例,这其实是世界戏剧史中普遍性、典型性兼具的现象,长期以来确也存在质疑和争议——近代以来不乏人士在西方写实戏剧“自然观”的对照下,将男旦批判为“不自然”的畸形艺术。当同学们认为确实可以用这种批判声音的存在解释剧界男旦凋零的现状后,我又会继续抛出问题:虽然男旦渐趋式微,但近代以来坤生力量不断上升,是否可以说,同样是跨性别扮演,坤生就比男旦更“自然”?问题便由此转换为性别话语“自然观”的建构问题:在性别话语中如何界定“自然”?是谁确立了“自然”的标准?课程每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同学们进一步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他们会热切地和我课下交流,聊影视综艺等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相关案例,聊当下备受全社会关注的性别议题。古老的传统文化,依然可以与飞速变化中的时代一同脉动,共享重要的问题意识。这也是我希望通过课堂传递给同学们的。

    问题导向的教学受到了普遍欢迎,同学们经常在评课系统中留下“干货满满丰富有趣”“每节课都能落脚到一个深刻的命题上,打破了以往对戏剧及戏剧文化的认知”“视野广博,打通艺术与文史,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等语句,还有同学表示“在上课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与戏剧文化会有如此新鲜难忘的交汇体验”,这都令我非常欣慰。

    第二,课堂要富有体感的温度,让审美进入生命体验。以古装、戏腔为代表的古风元素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校园文化、流行文化和年轻世代的日常生活中,但有多少仅仅是出于浮泛模糊的美感认知和摹古情怀?作为专业研究者、教育者,不能满足停留于这类热潮和“不明觉厉”的情怀上,要尽力搞明白、说清楚,不仅带学生入门,还要努力登堂入室。这既要求扎实的科研能力,也要求教师本身就受到研究对象的感召,如果自己都不曾被深深打动过浸润过,又如何能够赋予课堂温度和激情?非功利的审美体感对于传统文化艺术学习至关重要。除了鼓励学生多进剧场之外,我也会在课程中着意安排老戏园街区考察、剧本朗读会等田野和实践环节。前不久又尝试将师生的常规研讨,搬到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故居)四合院的海棠树下,举办了“春风微‘醉’——《贵妃醉酒》精赏”为主题的《舞台生活四十年》读书会,结合历史影像和唱片赏析,请专业琴师、演员为同学们示范讲解,共读共研。这次活动收获了各方好评,也受到其他院校关注借鉴。不少同学在自媒体上发文,回味那个阳光透过海棠花叶洒落满身的暮春午后,以及师生乘着夕阳穿过胡同边笑边聊的快意,感叹“真的是非常非常不想毕业的时刻”。我教过的大部分同学未来都不会从事直接与戏剧相关的工作,但相信风乎舞雩,弦歌不辍的美好记忆,会滋养、丰盈他们的人生体验,对传统文化更多一份温情和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深刻的问题意识与经验共识,是完善的理论体系的要素。戏剧是最具社会性、对话性的艺术形式,观演空间就是一个个临时的文化共同体。作为专业教育者,不应将传统艺术置于僵化的“供桌”之上,而应努力回归、重现活泼的历史互动,在更为宽阔的人类文明视野中,挖掘阐释传统文化中生机勃勃的情感内涵,直面古今一线历久弥新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真正深入中国故事的厚重绵长肌理,担起传承发展的时代重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江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06日 09 版

英勇的蓝与炽热的红
思考的难度与体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