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多次求职,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毕业生刘丽终于找到了工作。
刘丽家不富裕,母亲因长期患病多年来生活无法自理,妹妹仍在上初中,一家四口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艰难维持。勤奋好学的刘丽成绩优异,在大学期间担任班长。临近毕业,她渴望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帮助年迈的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可她没想到求职之路如此艰难。
“没有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我都无法坚持参加这么多次应聘。”刘丽说,一次次失败使自己的信心几乎丧失殆尽,一度十分沮丧。她的两位分管辅导员王美玲、李志军和班主任赵燕萍得知情况后,及时找她谈话聊天,帮她恢复信心。辅导员帮她申请求职补贴,并多次指导她根据应聘岗位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及面试。
两个多月里,反复的求职失败、再尝试,几乎占据了刘丽毕业季的全部时间。就在她心灰意冷时,一份工作签约姗姗而来。
南华大学2023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7357名,创历史新高。今年4月,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后不久,学校召开党委会专题梳理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师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3月底25.74%的毕业生就业率,让所有班子成员心头一紧。
“没有高质量就业,就没有高质量发展。”该校党委书记高山要求班子成员既“挂帅”又“出征”,以上率下强实践,全力补齐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短板,确保在8月底毕业生离校后就业率不低于90%,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成效彰显主题教育成果。
该校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学校主导-职能部门联动-院系落实-全员推动”的就业工作机制。从学校到院系,所有毕业生就业数据实时更新,并被绘制成电子图表置于各级负责人的案头。“挂图作战”真正让压力传导到了基层,每名教师都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
考虑到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南华大学推行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领导带动全体教职工千方百计拓展优质岗位资源。据统计,目前学校共访企拓岗161家,该行动共拓展岗位4005个,已与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精准有效对接企业需求。其中仅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就接纳学校毕业生82名。
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张晟介绍,看到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全校靠后时,她和全系教师认真梳理学生情况,分析每一名学生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反复联系产学研合作单位,动用各种渠道和资源联系就业单位来校对口招聘或者定向推荐。用了两个多月,该专业学生就业率完成逆袭,并且学生就业的多是“靠谱和对口”的岗位。
该校核科学技术专业2023届毕业生周敏(化名)把自己的就业成功,归功于遇到了3位“贵人”:核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曾获“全国高校最美辅导员”称号的马军,分管辅导员及学院就业专干。3位老师针对周敏的家庭情况及性格特点,从心理调适、经济兜底、就业指导、重点推荐等方面全面帮扶。在面试了3家核工业系统国企后,周敏顺利签约中核凯利。
周敏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家庭经济困难。这次能进入梦想的企业工作,他将其比作人生的“羽化成蝶”。离校时,他再三致谢几位“甚至比我还要在乎我的未来”的老师。
“只只蚂蚁捉上树”,有毕业生说通过就业真正理解了这句流传在湖南教育界的名言:一个都不能少,要帮助每一个孩子成长,不论其资质。
南华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刘丽、周敏这样的贫寒家庭孩子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对象,学校出台了《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实施办法》,加大经费投入,为来自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的309名特困毕业生发放求职补助20余万元;落实落细帮扶机制,各学院均实施“一对一”帮扶,并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动态帮扶台账,确保“每名就业困难学生有专人对接、有领导兜底”。
“就业存在任何困难或疑惑,都可以找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清华每周都会向毕业生群体宣讲学校帮扶政策,每次专场招聘会都带领辅导员团队到现场为求职毕业生加油打气。
据悉,南华大学坚持精准施策强化就业帮扶。自主题教育以来,学校举办公职类考试公益网课、短期集训营等线上线下25场就业培训指导活动,共1万余人次参加;针对考研考公毕业生,联合专业机构推出8项公考类公益培训计划;针对考研复试学生,组织研究生复试经验分享和答疑会;针对未就业毕业生,组织开展“企业HR教你求职”“一对一模拟面试”等活动;针对基层就业毕业生,编制印发《基层就业政策指南》,邀请在基层就业的优秀校友分享感悟,鼓励毕业生走向基层、建功基层。
截至今年5月底,南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提升至66.89%。该校校长张灼华在6月初主持召开的校长办公会上表示,就业工作是重要民生工程,更是重要政治任务,要持续动员全体教职工行动起来,全力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年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