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拼接的视频,让25岁的深圳女孩骆亭安“火”了。在视频中,她被塑造成一个三观扭曲、夸夸其谈的“白富美”形象。在“引战标签”的“加持”下,这条视频迅速在全网传播,单平台播放量就超过了百万。“那几天基本每过几分钟我的微信就会震一下,就有人跟我说看到你了。”
近年来,网络暴力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网络公害,网络的匿名性和法不责众的心理让一些人在敲击键盘时肆无忌惮。在被网络深度链接的当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0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3%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或周围人遭遇过网络暴力。71.9%的受访青年觉得网络暴力越来越频繁了。
65.3%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或周围人遭遇过网络暴力
看到身边朋友纷纷转发过来的视频,骆亭安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视频评论区,各种羞辱谩骂与指责扑面而来。
某高校新闻学专业研一学生王芷青感觉,近年来身边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越来越多,“好像现在在网络上能随便对一个人进行‘审判’,就算不是很严重的暴力行为,也会对人造成伤害。”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认为,网络暴力是发生在网络公共空间,针对特定个人或者少数人的人身侮辱、诽谤的侵权行为,具有跨平台、跨媒介传播的特点,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除了恶评,骆亭安还会经常收到一些目的不纯、带有骚扰性质的私信,后来她发现,自己的联系方式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挂到某交友平台上“贩卖”,“我一问才知道,原来交20元钱就可以加到我的微信。”
不只是联系方式,由于被传播的视频中曝光了大量隐私信息,这种影响蔓延到了骆亭安的现实生活,“身边很多人会刷到这个视频并转发。同事会私下议论我,我担心领导对我有看法,也害怕会给家人带来一些影响。”
调查中,信息骚扰是受访者最常遭遇的网络暴力形式,比例为48.1%,接下来是隐私泄露(38.2%)、羞辱谩骂(31.7%)、被传谣言(24.6%)等。
在广东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江大桥(化名)认为,网络暴力杀伤力最大的一点在于它的引导性,“因为网络是一个戴面具的社会,如果很多人都有一个倾向性的言论,其他人很容易被误导”。
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黄合水表示,网络暴力发生的过程中,很多人存在从众心理,虽然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这种现象,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人的声量被放大了,大家的认知很容易被影响,进而过度判断某一件事,因此要了解网络的特点,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
遇到网络暴力,受访青年首先会选择拉黑、举报
来自福州的90后教师张魏璐,曾因在社交平台上表达观点而被人“挂”到网上指责,她当即生气地回怼,但由于跟对方立场不同,张魏璐发现,无论与对方如何交涉,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她只好选择暂时隐忍。“在网络上会遇到很多跟你意见不合的人,要放平心态,争吵可能只会让你陷入风波之中。”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小曼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日益成为网民的重要表达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特征,使传统环境下的监督体系无法很好地发挥效用,网民在没有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约束的前提下,一切按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很容易就会产生网络失范行为,比如网络暴力。
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骆亭安迅速在各平台提交证据进行投诉,一些平台很快作出了反应,对视频进行了下架处理。针对不作为的平台,她选择向中央网信办投诉,“处理速度非常快,两个小时就把视频强行下架了”。
王芷青也注意到,现在很多平台都有“防暴”机制,“如果遇到网暴,我可能会先通过平台来解决,不行再寻求法律手段。”
如果遇到网络暴力,近六成(59.8%)受访青年会拉黑、举报相关账号,55.8%的受访青年选择关闭评论与私信,回避不良信息源,46.5%的受访青年会走法律途径,起诉相关责任人,38.1%的受访青年会向政府有关部门投诉,35.1%的受访青年会强势回怼,以暴制暴,4.0%的受访青年什么都不做,默默忍受。
江大桥提醒广大网络用户,当遭遇网络暴力时,要将电子证据截图保存,还要第一时间前往公证机构进行公证,也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电子公证。
“有人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做出很出位的举动,有人评论某件事情时过于情绪化,缺少同理心,给对方造成伤害。”刘德良说,网络有放大效应,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理性上网。
受访青年中,00后占20.3%,95后占19.8%,90后占34.2%,85后占15.0%,80后占10.7%。一线城市的占38.8%,二线城市的占37.7%,三四线城市的占18.6%,县城或城镇的占3.3%,农村的占1.6%。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吴欣宇 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杨万淑 丁香雪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