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海拔4300米的雪域高原风沙四起,一场体系演习拉开战幕。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三级军士长、侦察班长兼无人机技师刘国良和战友们一路隐蔽潜行,巧妙绕过“敌”前哨,“消失”在茫茫戈壁深处。
“起飞!”在刘国良的操控下,一架无人侦察机悄然升空。突然,一阵强风从后方袭来,眼看无人机就要侧翻失控,紧急关头,他在短时间内迅速进行10多次调控,重新精准把正方位,遥控无人机抵近侦察区域。拍摄、测距、定向……目标数据信息源源不断传回上级动态大屏,为演习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数据。
“每次参加重大任务,刘班长总能‘唱大戏’。”侦察营教导员彭富财说,从军20年,刘国良积累了丰富的高原、荒漠等恶劣环境无人机飞行经验,并完成多款新型无人机首飞任务。凭借刻苦努力,他入选集团军专业人才库,荣立三等功两次。
十几年前,刚接触无人机时,刘国良还是一名下士,第一次操作装备,面对无人机遥控距离、飞行高度、续航时间等复杂参数,他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在老班长手把手帮带下,他才勉强完成首飞。
“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首飞的不顺利反而激发了刘国良的斗志,生性要强的他加班加点学专业、背理论,遇到问题便追着单位的“老飞”请教。
当年刘国良考上士官学校后,学无人机的劲头更足了。上完课,他就铆在图书馆,开始钻研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无线电遥控等10多门专业知识。短短两个月,他把从教员那里借来的几本无人机教材翻卷了边,并写下20万字的学习笔记。
毕业回到连队,正巧连队刚列装了某新型无人侦察机,有的官兵怕弄坏了“宝贝疙瘩”,都不愿意试飞。刘国良见状,主动请缨执行新型无人机的试飞任务。
新型无人机首次实飞,起飞、航行都很顺利,可就在返航时出了意外——无人机受到不明信号干扰,突然失去信号。“如果处置不当,随时可能坠机。这么一个大家伙,要是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刘国良急得满头大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显示面板上一组组数字、一串串指标不停滚动着,可电子地图上的无人机仍然没有踪影。很快冷静下来的刘国良回想起老班长教授的应急处置方法,果断拿起操纵器朝着一处空旷地方跑去。研究了一系列参数后,他很快判断出无人机的概略方位,然后开始尝试操作无人机“回家”。
当无人机最终安全着陆后,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没有天生的‘驭鹰’能手,只有后天不懈的努力。”为了让无人机飞得更稳、更快、更准,刘国良自费买来一架航模,一有时间就钻研操控技能和组装速度,细研飞行姿态、风速变化、气压高度等对飞行产生的影响。夜深了,战友们都已休息,刘国良还待在模拟仓,设置复杂条件,优化操作流程,并反复研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国良不仅掌握了数百个飞行口令,还将上百张航电电路图和上千个元器件烂熟于心,通过不断研练操作和总结复盘,摸索出多套无人机战法和教学组训法,被所在单位推广。
“无人机是侦察兵的千里眼,必须让它充分发挥战场效能。”有一年上高原野外驻训,刘国良发现当地海拔超过了某型无人机的限飞海拔。
“这里缺氧低压,起飞可能也成问题。”当看见不远处的悬崖,刘国良不由得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先给飞机助跑,再利用悬崖高差让无人机有足够升空的时间与空间,从而突破限飞高度。
在刘国良的指挥下,搭档托举无人机快跑,迎风顺势一抛。刘国良手握遥控器,娴熟地推动升降舵、按压油控开关……听到无人机发出阵阵轰鸣声,在悬崖边顺利升空,战友们纷纷鼓掌叫好。
随着无人化装备的迅猛发展,作为旅里的无人机专业高级军士,刘国良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新质作战领域拓展多一寸,战场制胜把握就多一分。”随队上高原、驻戈壁,刘国良将各类复杂地形、天候、空域下的无人机飞行数据,与自身飞控经验相结合,归纳出10余种特情处置方法,总结了30余条特殊条件下的飞行经验。
翻开刘国良的工作笔记本,只见扉页上写着两行字:“当好空中‘无形猎手’,更要当好专业领跑人。”作为“兵教头”,刘国良不断完善课件,细化无人机技能操作要点的讲解与示范,提高战友对无人机“奇经八脉”的感知认知。
从基础理论学习到简单的测试飞行,再到高海拔、长航时飞行,刘国良悉心带领着一茬茬徒弟不断成长。如今,他已培养出近百名无人机专业操作手,其中多人在集团军以上部队担任技术骨干。
黄腾飞 罗文斌 王奕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