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不少大学生想趁着假期外出勤工俭学。近日,央视新闻整理了一份大学生兼职“避坑”指南,列举了帮助诈骗分子取现、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等5类暑期兼职“陷阱”。
大学生利用假期做兼职不仅充盈了“钱袋子”,也有助于丰盈精神世界。大学生兼职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具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加深大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体认,从而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
在人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风险社会,大学生兼职也需要抵制诱惑、约束欲望,从而有效地“避坑”。社会化不够充分的大学生,很容易被看上去很美好的“馅饼”所诱惑,从而掉进欲望的“陷阱”里难以自拔。
兼职大学生固然有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劳动报酬的利益诉求,却不能钻进“钱眼”里。只有在失范行为与非失范行为之间建构泾渭分明的界限,保持清醒头脑,少一些捷径心态,多一些对法律规则的敬畏,兼职大学生才能避免掉进五花八门的“坑”里。
热衷投机取巧,不愿意通过脚踏实地来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突破,让一些大学生偏好“不走寻常路”。面对高额报酬的利诱,面对“躺着就能赚大钱”,面对“动动手指打打电话就能轻松挣钱”,大学生显然不能失去风险防范意识,丧失对底线的坚守。
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一些用人单位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和信息不对称,用套路对兼职大学生进行利益盘剥和权利束缚,损伤了大学生的权利与尊严。面对收押金、身份证、学生证等钱物的失范行为,大学生应该理直气壮地说“不”。
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用“火眼金睛”去伪存真,与家人保持联络告知居住地址,尽量选择工作时间相对固定的兼职,大学生只有做好功课,兼职才能避免“掉坑”。面对不慎“入坑”的大学生,公共部门也要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维权帮助与支持。
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经百炼,难以成钢。大学生兼职不仅是一个挣钱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精神补钙的过程,有助于让大学生内心世界变得更加强大,实现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精神成长,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学生的这种努力和付出不应该被辜负。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