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红色微电影、邀请革命烈士后代讲先烈的故事、重走“长征路”、打造“网红”思政课教师,美育思政、课程思政、劳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课有了越来越多的“打开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的这些新变化?青年教师如何打造一堂好的思政课?
“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结合教育对象的成长发展需要,去解决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推动自身科学建构。”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到教育部高校社科中心主任、思政司司长,再到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几十年,在他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工作内容,一直以来我们党都重视用好这个“法宝”。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了新特点,更加强调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理论和情感的统一、教学外在形式与教育对象内生动力的统一。
“教师必须面对世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近日,冯刚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一般知识性教学内容外,还会涉及较多价值观和情感的传递,因此理论是基础和前提,实践才是思政教育的生命源头。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规律,在‘变’与‘不变’中寻找适度的张力”
中青报·中青网: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如今的思政课与之前相比有哪些不同?您如何看待思政课堂上出现的各类新现象?
冯刚: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从育人角度出发,思政课建设的功能目标也指向育人,因此思政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主渠道”。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包含学生成长发展的日常教育,称之为“主阵地”。
如今的思政课建设有3个不同:第一,将思政课纳入了立德树人的“大系统”,增强了思政课的整体性,不仅包括“主渠道”“主阵地”,还包括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作用,此外还有学校职能部门管理和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思政课只是育人的重要方面,但不能仅仅靠思政课来解决育人链条的全部问题。
第二,新时代的思政课更加注重自身系统的支撑与建设。在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同时,还提出了“大思政课”的理念,将课外实践内容纳入育人方案,更加符合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因此,思政课在内容深化、延展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政课堂,思政教育发展与时俱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技术等都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对思政课进行研究和改进的技术手段。不过,在运用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还是要牢牢抓住思政课的本质——“讲道理”,这是思政课的立身之本,也是讲好思政课的学理支撑。此外,青年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政课教师们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将外在的教育变成一批又一批青年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青报·中青网:目前,大学的思政教育对象是90后、00后,这些青年具有什么特点?他们给思政教育带来了哪些改变?
冯刚:今天的学生与以往相比确实有很多不同。首先,他们的视野非常开阔,我们称这一代青年为“网络原住民”,他们的生活环境、各种信息来源,甚至是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与网络有关。
当年我们上大学时,信息来源大多是通过课堂和书籍,如今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曾经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大学生都不是面对面吵架,而是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在微信里吵。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理论观点,学生们会通过他们自己的信息渠道、手段方式再去思考、理解,哪些内容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哪些内容他们不能接受。
一个人的思维习惯直接影响到他的价值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果不能赢得青年,也就不能真正发挥功能和作用。如何赢得青年?只有信任才会有交流,只有交流才会有沟通,只有沟通才会有影响,只有影响才会有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一定是在与青年信任交流的过程中,得到青年的认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加了解真实的青年,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思想状况,这样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落到实处,而不是空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不再有规律可循,仔细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把握的规律。
学生变化是必然的,挑战也肯定是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乱了阵脚、乱了方寸,还是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规律,在“变”与“不变”中寻找适度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有更多的魅力。一堂好的思政课不是为了去迎合学生,而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变化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也需要变化,但哪些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哪些东西需要长期坚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回归本质,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延续下去。
“教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青报·中青网:如今“大思政”理念越来越被重视,您觉得“大思政”到底是什么,涵盖哪些领域?“大思政课”与思政课有什么区别?
冯刚:思政课要分清楚“大概念”和“小概念”。“小概念”主要还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承担的课程任务,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要作用是讲理论、悟原理,因此具有教学课程的规律、要求和特点。“大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思政课”,这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打通后的形象说法,既包括思政课堂育人功能的延伸,还包括教育影响,只要对学生成长发展有益的教育都可以算作是“大思政课”。因此,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系统,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班级建设、社会实践、党团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是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考虑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课教师作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链条的重要一环,他们所体现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也是“大思政课”组成的重要部分。不管是哪门课教师,都应该有育人的意识和责任,他们不一定去讲理论,但是一定都需要在课堂内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所以,“大思政课”涉及的内容、人员很多,我们不能全部混在一块来谈,需要分层次、分部门来讲。
中青报·中青网:您如何理解“课程思政”的理念,与专业课程有什么区别?
冯刚: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一些专业课教师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上进行了创新阐释,这种做法当然值得肯定。但是,并不是每门专业课都能够很容易地将理论纳入课堂内容。大家好像认为专业课教师只有讲专业课内容的时候,才能融进思政元素,这其实就把“课程思政”窄化了。
“课程思政”的本质还是教书育人,专业课教师不一定在课堂上讲理论问题,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示范,对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引导,本身就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我更倾向于把专业课教师体现的思政作用理解为育人作用。
这样来看,大家的工作职责并不冲突,马院教师的专业性就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在理论思想上对学生有所帮助和指导;其他院系的专业课教师,更多的是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
中青报·中青网:近年来,国家层面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课程建设加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您如何理解“一体化”,有什么经验建议?
冯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根本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尤其是思政课整体设计里,如何更加符合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更好地体现教育对象不同阶段的接受特点,进而打造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育人链条。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扩展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我认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正处于刚刚破题的发展阶段,因为教育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教育对象也具有新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考虑“一体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如今的教育还涉及很多关于思想成长的环节,比如班级文化、社会实践等,这些方面如何实现“一体化”是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体协同建构,在之前的教育里也有所体现,进入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新的特点和要求,去解决新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
中青报·中青网:对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们来说,上思政课、读原著、学原理有什么帮助?面向非专业学生开设思政课,需要重点讲什么内容,达到怎样的育人目标?
冯刚: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包含着如何看待世界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其实每个学科都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大系统内,不同专业有自己的背景和特点,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世界观、方法论,要想认识了解世界,包括学好每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能够在这个方面给大家提供指导,但是也不能空谈,要落地,要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去考量。
第二,理论课学习能够帮助青年了解党的大政方针,了解我们党在做什么,了解我们国家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这些内容很重要,青年学生只有知道自己能够为国家民族做些什么,才能对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有一个科学的判断,进而将个人的价值与国家民族事业联系在一起。其次,理论学习还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解决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既包括理论知识又蕴含着人生观点,对学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对非专业学生和专业学生来说,思政课的育人目标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课程设置的重点内容、培养的方式不同。对于思政专业的学生,更加侧重理论建构、学理贯通,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研究能力上,要让他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规律,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变化,进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讲,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团队、个人与国家社会的正确关系,并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去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
中青报·中青网:有学生想报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冯刚: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实际上,它并不是大家口中的“空中楼阁”,也不都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因此中国发展的现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生动丰富的素材,这也是学科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
我希望能有一批优秀的青年,特别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有所担当、有所思考的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学科,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如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研究哪些前沿问题?该专业的毕业生有哪些发展空间?
冯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要往前推进一步,反过来,创新理论也会指导实践。中国的实践是最前沿的,理论也应该是最前沿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年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如何将理论研究做得更深入,理论规律把握得更深刻,理论创新发展得更有动力。
我想对选择了该专业的学生说,大家首先要理论联系实际。哲学相对来讲比较抽象,但学哲学的人要学会面对实际问题,因此这门学科更要关注现实发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实践,同时又把实践里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哲学思维把握它们的内在规律,把握本质。
此外,要把基本功打扎实,要有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性很强,但大家很容易停留在经验层面。因此大家要注意把知识转化为成果,把经验上升为科学,要做有思想的行动者,做关注实际问题的研究者。当学生们具备了这些素养,不管今后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工作,都会大有裨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