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体医融合如何缓解宝妈们的后顾之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7月18日   07 版)

    视觉中国供图

    只要一切正常,很少有人会去特别关注自己的盆底肌,直到问题出现,这张在人体腹腔最下端的“吊网”才会被注意。

    问题最常找上新手妈妈们。33岁的张静(化名)在生完宝宝后发现,即便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一个咳嗽、擤个鼻涕甚至一次开怀的大笑,都可能让膀胱开闸泄洪,成为引爆尴尬的开关,“经历过产后漏尿,我才认识到自己还有盆底肌”。

    “盆底肌位于我们骨盆底部,像一张网或一个蹦床,承托着子宫、膀胱、直肠等脏器,一旦弹性变差,就会导致这些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高蕾介绍,妊娠和分娩是身体形态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产后漏尿正在让很多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面临挑战。

    据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指南发布的数据提示,压力性尿失禁在中国成年女性中的患病率为18.9%,即接近每5位女性中就有1人深受其扰。尤其对于产后女性,初次生育年龄、分娩方式、胎儿的大小及妊娠期间尿失禁的发生率均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综合来讲,顺产(经阴道分娩)对盆底肯定是个很大的考验。如果生产过程不顺利,比如生产时间特别长、造成的撕裂比较严重等,盆底确实更容易出问题,如果产程顺利,盆底受到的伤害也就比较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孙秀丽教授表示,为了让产程尽可能顺利,准妈妈在孕期就可以做些准备,例如,靠运动让盆底肌变得更坚强,同时控制自身和胎儿的体重,“把预防窗口前移”,简而言之,“让孕妇动起来”。

    可对于这一需要悉心呵护的群体,如何动得“安全”“有效”是医护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孙秀丽坦言,为了探索科学的锻炼方式、强度、频次等标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19年立项、2020年开始招募了700多例妊娠期女性进行分组实验,在孕期就开始进行整体姿态训练和盆底肌训练,目前实验已进入最后随访阶段,“从初步结论来看,妊娠期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应当受到重视”。

    在孙秀丽看来,“科学锻炼”仅有医疗口的重视、把关还不够,仍需要体育专业人士在动作设计、锻炼标准等方面深度参与。因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盆底团队联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医学团队,在原有盆底肌训练基础上,兼顾局部与整体,研发出一套产后整体运动康复训练方法“PEFLOW”运动康复操,将科学锻炼的理念从孕期延伸至产后。

    “希望能缩短产后女性体态与盆底功能恢复周期,同步实现产后疼痛、肥胖、体态的全面改善与恢复,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朱红梅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加入项目组,她一边跟着孙秀丽出门诊补齐妇产专业知识,一边将自己的学科背景带入实践,“在门诊时,孙老师会从疾病的角度来问诊,我就会从患者需要的整体康复计划来入手”。此外,她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向参与实验的宝妈们演示训练动作,手把手教会她们正确的运动方法,比如在运动中调整呼吸、调动盆底肌、关注身体变化等。

    “通俗点儿讲,盆底肌使劲儿时,图像会呈现上坡,放松就是下坡。如果肌力比较好,峰顶就会冲得很高。”张静的宝宝在2021年11月出生,两个月后,她在复查时看到了自己的盆底肌肌电图,“一条水平线,肌力为0,完全找不到肌肉收缩的感觉”。在朱红梅的建议下,张静开始参与项目跟练。疫情期间,在家打开摄像头“上网课”;有线下机会,就到医院临时的训练场地“打卡”。实验结束后,她坚持每周自主锻炼3次。如今,“肌电图上的线能冲出来个小土坡的样子”。

    在张静看来,康复操的内容像进阶版的瑜伽,“除了瑜伽动作之外,会同时强调盆底肌和呼吸的协同锻炼”。从一开始找不到盆底肌,到如今日常提重物时都会主动收缩盆底肌、调整呼吸,张静收获的不仅是漏尿频次减少的变化,更是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这里就像一个开在医院的免费健身房,但不同于普通健身房,我学到的不只是让肌肉线条更好看,而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让运动带给我深层次的健康”。

    可这个“免费健身房”落地并不容易。医院位于北京市西二环西直门附近,寸土寸金,想找到一个能容纳10多人锻炼的场地实属难题,“搬家”成为常态。最终,在附近社区医院的支持下,大家才有了线下跟练的场地。每周两次课,朱红梅和同事就在下班后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带领宝妈们训练。可每次到场人数有限,为了保证动作规范、到位,团队成员需要维护着多个沟通渠道,门诊指导、微信群实时问答,即便线上跟练课程,也特意安排一人教学,一人“刷学员动作”及时纠正,一人进行训练安全与数据监控。

    “我刚练完动作,感觉胎动多了一点,这样正不正常?”“我得练多长时间才能对盆底起到保护效果?”每次解答完线上问题,高蕾都能感受到宝妈们真实而具体细微的困惑,“我们现在的探索和付出,就是为了以后能把相关研究成果推广给更多女性,让大家提前重视盆底问题,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运动康复手段的介入,让高蕾重新审视了医疗和体育的关系,“作为医生,以前更多想的是这个病该怎么治,但现在会考虑如何让患者防患于未然,提前采取措施,尽可能改善女性的妊娠分娩体验”。

    但普及推广仍有“观念”门槛。高蕾发现,刻板印象和错误观念依然存在,例如,有的宝妈出现产后漏尿,女性长辈会告知“是正常现象”;有的产妇经过短暂恢复,症状有所缓解,就认为自己已经康复,“就像房子不漏雨,不代表结构出现的问题已经被修复”。而错误的传统观念并非无法纠正,在门诊和孕妇学校谈及整体运动康复训练时,感兴趣的除了“准妈妈们”,还有有过真实产后经历的婆婆和妈妈们,“线上跟练的镜头里,她们也出现了”。

    转换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孙秀丽坦言,自己也经历过从“热衷手术”到“关注康复”的转变过程。在工作中,她发现4期脱垂的患者不只是老年人,也不乏年轻人,看到她们,她总会思考“治未病”的意义,“在恢复功能方面,手术能给人的帮助是有限的,把脱垂的脏器复位回去不代表能让它的功能恢复,功能的恢复更多需要锻炼、需要看护,离不开大家自我管理的过程。”在她看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和“三孩”生育政策的调整,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更加重要,而体医融合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和全民健身的发展,社交媒体、健身房、医美机构已经开始聚焦女性的盆底健康,“这对观念普及是件好事”。孙秀丽表示,但也要谨慎选择相应机构,“如果治疗方法不正确,对服务对象来说,承担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健康。”她表示,无论市场如何发展,孕产妇的安全仍是首位,“哪些人能运动、哪些人不适合,她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那么大的活动量,这些情况仍需要医生把关”。

    “科学的盆底呵护确实迫切,但不可急切,这是全生命周期的关爱。”朱红梅表示,童年时期就需要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保护盆底;青春期则要初步学习盆底相关的生理学知识;到了生育期,要在孕期和产后都为分娩做好准备,依靠系统的训练科学修复盆底;到了更年期,也需要不断改善盆底功能。

    作为体医融合的受益者,张静积极地向身边的女性推广盆底健康相关知识,“我会让女儿在5岁的时候就知道,不能使劲儿‘拉粑粑’,这个微小的举动都会对盆底造成伤害”。身体里一块在她孕前从未关注的“秘境”,如今成了生活里极为重要而无处不在的“小事”。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7月18日 07 版

一届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大运会等待开启
体医融合如何缓解宝妈们的后顾之忧
CBA选秀或迎来拐点
学青会绿茵场上的“小学霸”和“星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