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在李大钊故乡 跨越时空与大钊“相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7月27日   06 版)

    河北省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邹佳琦告诉记者一个关于理想的“秘密”:长大工作后到李大钊纪念馆做一名讲解员,将大钊故事和精神讲给更多人听。

    这个“秘密”,邹佳琦从未告诉过任何人。这个想法萌生自她上小学五年级时,那时她成为李大钊纪念馆红领巾志愿讲解员刚刚一年多时间。“在平时讲述大钊故事和精神的过程中,深受感染和鼓舞。”邹佳琦说。

    作为大钊故乡人,邹佳琦自幼耳濡目染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人生故事和革命经历,自豪感渐渐在她心底生根发芽。小学三年级的暑假,邹佳琦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

    邹佳琦很“拼”,李大钊纪念馆3个展厅、9个专题通篇1万余字的讲解稿,她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完整背诵下来。

    那个暑假,邹佳琦和同学们以讲代练,几乎天天“泡”在纪念馆。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一开始,邹佳琦怎么也断不好这句话,在请教馆内讲解员后,便一字一字边琢磨边练习,将断句的节奏熟练掌握。

    因为语速快,邹佳琦吃字严重,很多连词都被“吃掉”。邹佳琦感觉是自己过于紧张,便调节情绪,放缓语速,将之前“吃掉”的字“吐”出来。

    小学四年级暑假时,邹佳琦如愿拿到了李大钊纪念馆颁发的志愿讲解员证件。对于这个证件,她期待已久,“那是一个光荣身份的象征”。

    这些年来,邹佳琦每个暑假都会到李大钊纪念馆进行志愿讲解,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讲述大钊故事和精神。在她心中,“李大钊是伟大的,他为了心中的革命信仰而献身,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令人敬仰”。

    在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像邹佳琦一样的志愿讲解员还有很多。新戴河初级中学与李大钊纪念馆仅仅一街之隔,在新戴河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晓娥看来,地域位置上的优势,为学校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魅力德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逢重要节日节点,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走进李大钊纪念馆,开展丰富的纪念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走在新戴河初级中学,校园、走廊、教室、图书角,大钊元素无处不在,春风化雨般融入师生的心中。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

    跨越百年,李大钊对于青年的冀望与鼓励仍声犹在耳、同频于心。

    在新戴河初级中学,定期开展的“我是大钊故乡人”主题班会、校本课程已成为该校师生讲述大钊故事、传承大钊精神的重要形式。

    在课堂上,学生们查阅史料、撰写剧本、排演短剧,将人物角色还原于近代、现代历史背景下的情境中,去体悟革命先辈的探索和抉择。

    在新戴河初级中学语文教师萧芬看来,作为大钊故乡人,他们有责任学习并传承大钊精神,“我们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讲述大钊故事、学习大钊思想,以此让孩子们更清晰、更直观地了解李大钊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精神”。

    在新戴河初级中学历史教师李春平看来,大钊精神是跨越时代的。在“我是大钊故乡人”校本课程上,李春平注重用大钊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也通过今昔中国对比来剖析大钊精神的内涵,解读传承大钊精神的重要性、大钊精神对于当下中国的影响。

    如今,在新戴河初级中学,以大钊精神为原点,延伸至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该校师生从丰富的革命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6月30日,为迎接“七一”党的生日,一台展示红军长征的舞蹈剧《不朽的长征》在学校上演。

    在舞蹈剧中,36名学生以母亲送儿子参加革命、老战士临终鼓励小战士继续革命、藏族同胞毅然参军勇敢杀敌3个故事为主线,演绎红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在剧中,学生们倾情投入演出,切身感受长征的艰难与伟大、红军的坚忍顽强与勇往直前。

    新戴河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刘丽蕊说,排练此剧,是为了让学生对红军长征有更加深切的感受和了解,从今年3月开始,他们历时两个月排练此剧。舞蹈编排、音乐选择、故事设计都集中展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

    “在舞蹈剧中,我们选择设计了母亲送儿子草鞋参加革命、老战士临终送小战士怀表鼓励其继续革命、藏族同胞参军杀敌3个故事作为主线,来展现红军长征的艰难与感人,让学生们在参演中深受感染。”刘丽蕊说。

    舞蹈剧主持人刘景嘉说,当说出第一句主持词“那是一个黑暗的年代”,她的情绪仿佛瞬间穿越到那个年代,代入到红军不畏艰险长征的路途中,让她深受感触。

    在学校,每个学生对于李大钊都有自己的理解。

    该校七年级学生郭一冉也是李大钊纪念馆志愿讲解员,每次从纪念馆大堂里的李大钊雕像前走过,她都会注视片刻,心中瞬间燃起敬仰之情。

    该校七年级学生刘籽齐说,他对大钊精神的理解是“从容镇定、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李大钊一生虽然短暂,却很辉煌。

    为将大钊精神付诸实际行动,今年3月,该校八年级学生杜思睿发起成立“微光”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同学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社区、农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牵手贫弱儿童少年,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传承李大钊担当、奉献的精神。

    在李大钊故乡,大钊精神在青少年中春风化雨,润心无声。“接下来,我们还将依托校内外资源,对大钊精神和思想进行深入挖掘,结合我们积累的教育素材,进行大钊课程的深度开发,让红色的种子根植学生内心,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贡献我们的教育力量。”王晓娥说。

    如今,新戴河初级中学传承大钊精神的经验做法已被团乐亭县委作为典型进行宣传推广。

    团乐亭县委副书记李艾宇表示,团乐亭县委积极推广新戴河初级中学、大黑坨小学等在传承大钊精神、加强思政引领中的良好经验做法,探索排练情景剧、快板书等新的宣讲形式,用好自媒体、短视频平台,开展“云讲解”“云视听”“云宣讲”宣讲服务,制作大钊精神“微党课”,用新的宣讲载体让大钊精神代代相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7月27日 06 版

在李大钊故乡 跨越时空与大钊“相遇”
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企业家走进秦皇岛 探索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路径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中建路桥:“六有”打造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
广东:探索希望工程文化传播升级之路
图片新闻